2020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初次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从技术和产品上看,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成果不断涌现,整机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丰富,产量日益优化。行业应用也在深入拓展。例如,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等52个行业
机器人焊接
2020年,机器人产业营业收入初次突破1000亿元。“十三五”期间,工业机器人产量从7.2万套增长到21.2万套,年均增长31%。从技术和产品上看,精密减速器、伺服驱动系统、智能控制器、智能一体化关节等关键技术和部件加快突破、成果不断涌现,整机性能大幅提升、功能愈加丰富,产量日益优化。行业应用也在深入拓展。例如,工业机器人已在汽车、电子、冶金、轻工、石化等52个行业大类、143个行业中类广泛应用。
我国工业机器人行业在经历数十年发展后形成完整的行业产业链。上游零部件作为原材料对于工业机器人极为重要,三大主要零部件控制系统、伺服系统、减速器,中游为机器人本体,下游是集成系统,广泛应用于汽车、3C、食品、饮料等行业。
工业机器人中技术难度高的三大主要零部件分别是减速器、伺服系统和控制器器,三者分别占工业机器人成本构成的35%、25%、10%。主要零部件成本占到工业机器人整机成本的70%,主要零部件供应商在整个产业链中拥有很强的议价能力。目前我国85%的减速器市场、90%的伺服电机市场、超过80%的控制系统市场被海外占据。
人力成本不断增长,有些企业甚至出现用工荒,使用工业机器人能够节省高昂的人工成本。而且机器人可以实现24小时操作,只需少数人看管或者提前编好程序即可。另外,使用工业机器人的智能化工厂,自动流水线的生产模式更能节省场地,使工厂的规划更加紧凑,节省土地资源成本。
传统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尽管有很多的规章制度,但是员工在执行的过程中总是不会贯彻执行下去,这样很难解决员工偷懒的现象,企业很久很难保证每天的产能产量。工业机器人的使用,人工大量减少,企业对人员的管理更加简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