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旅客列车直向容许通过速度为 160km/h。
2.货物列车直向容许通过速度为90km/h(轴重23t);
3.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50km/h。
(一)道岔结构
1.总图
(l)保留原有道岔中心至辙叉理论中心的距离(理论导程后长 b0)为 17250mm。
(3)加长尖轨至13880mm,跟端与基本轨接头对齐。
⑷固定辙叉加长至599
矿用道岔供应
1.旅客列车直向容许通过速度为 160km/h。
2.货物列车直向容许通过速度为90km/h(轴重23t);
3.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为50km/h。
(一)道岔结构
1.总图
(l)保留原有道岔中心至辙叉理论中心的距离(理论导程后长 b0)为 17250mm。
(3)加长尖轨至13880mm,跟端与基本轨接头对齐。
⑷固定辙叉加长至5998mm;可动心轨辙叉分左右开;全长13192mm。
(5)固定辙叉采用不等长护轨,直股及侧股护轨分别长 6900rnm及 4800mmI可动心轨辙叉侧股设长5400mm的防磨护轨。
(7)道岔区轨枕间距一律采用600mm,全部垂直于直股布置。
(8)轨道电路绝缘接头设在道岔侧股。
2.做好直股基本轨方向,拨好道岔位置。道岔上的轨距,单开道岔导曲线支距,均以直股基本轨为基准,因此维修道岔时应首先拨好道岔的直股基本轨方向。整治位于道岔群中间的道岔方向时,如果前后、左右串动的牵涉范围较大,应事行测量,布置好道岔群位置,再进行道岔的拨正。3.弯好曲基本轨曲折点,做好轨距加宽递减。转辙部分轨距变比多,递减距离短,要正确弯好曲基本轨曲折点,方能保证转辙部分的轨距和方向的正确。
50kg/m、43kg/m钢轨的“57”型、“62”型和“75”型9号和12号单开道岔曲基本轨的弯折点均有三点。
4.加强捣固作业,除按照普通轨道对手工捣固的规定进行捣固外,还应根据道岔构造的特点进行适当加强。道床以较小规格道碴为宜。捣镐应采用较普通捣镐两侧各加长150mm的长脖镐。另外,应据岔枕间隔宽窄及各部分受力情况,适当调整与增加镐数,力求质量均衡。
5.轨缝过大,不正确地使用短轨,造成接缝过大,经车辆冲击产生爬行。
6.驼峰编组场的峰下岔群位于较大坡道上,易于爬行。
(二)顶防整治措施
1.按规定在道岔上及其前后线路上安装足够的、有效的防爬设备,有正规列车通过的道岔与绝缘接头前后各75m地段,增加防爬设备数量。
2.加强捣固,填满夯实道床。
3.整修尖轨跟端双头螺栓,及时更换磨损失效螺栓或套管,同时堆焊、整平磨损的间隔铁、夹板和螺栓孔。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