渔乐仙宫:工厂化水产养殖所要求的水质处理要求
渔乐仙宫:工厂化水产养殖所要求的水质处理要求
无论是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还是新型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一些基本的水质参数都是需要达标的。比如养殖水体的温度、溶氧量、氨氮含量含量等。到2018年1月15日开始出售,日本对虾销售价格达到200元/kg左右,每平方米产虾2kg左右,产值20余万元,获利润1
工厂化养鱼槽
渔乐仙宫:工厂化水产养殖所要求的水质处理要求
渔乐仙宫:工厂化水产养殖所要求的水质处理要求
无论是传统的水产养殖模式,还是新型的工厂化水产养殖模式,一些基本的水质参数都是需要达标的。比如养殖水体的温度、溶氧量、氨氮含量含量等。到2018年1月15日开始出售,日本对虾销售价格达到200元/kg左右,每平方米产虾2kg左右,产值20余万元,获利润12万余元。在实际应用中不同的鱼种对这些参数的要求和耐受力也是不同的。在高密度工厂化水产养殖条件下,时刻保证相应的水质参数达标是整个循环水处理系统配置的根本依据。
渔乐仙宫:亩产30万公斤!工厂化生态养鱼是如何做到的?
通常,每亩水面年产成鱼1500公斤,就算高产鱼塘了。可是,令人惊讶的是,泗阳县绿兴水产养殖合作社每亩水面年产成鱼高达30万公斤!
泗阳县绿兴水产养殖合作社养鱼高产,源于工厂化的生态养殖模式。近日,笔者采访时,正赶上合作社起鱼。工人们站在鱼池两边,从西头拉着渔网慢慢后退,将鱼赶进东侧的净化区。室内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系统介绍工厂化循环水养殖就是在室内或者大棚内,利用有限的水空间,通过智能化温控系统、水净化系统、供氧系统以及生物手段,创造适宜养殖动物生活的水环境,以科学喂养的方式,使养殖动物生长的一种模式。工人按动电钮后,净化区的自动装置由南向北推进,再将群鱼赶进北头的网箱里。后,工人捞起网箱里的鱼过磅,整个起鱼过程不到半个小时。
泗阳县绿兴水产养殖合作社拥有水面80亩,其中鱼池面积不足3亩。“我们的工厂化生态养鱼技术是从国外引进的,共有6项技术,能够实现高产。它具有生态水循环功能。(三)溶解氧日本对虾在池养中忍受溶氧的临界点是2mg/L,这一临界点即开始死。”合作社董事长周秀红介绍。在渔场西侧,可以看到,由南到北排列着宽5米,长22米、大小一致的16个池口。鱼池的西首,安装着水循环系统,7台不停转动的泵机产生的高强度气体推动着水流,源源不断流进鱼池内,缓缓流向东出口,池内众多鱼头则逆流聚拢。
循环水养鱼,水质如何保证?合作社饲养员周家明介绍,在7台泵机“以气推流”作用下,水体以每秒0.3米到0.7米的速度流动,池水流动,池鱼不会缺氧,就不会造成鱼浮头。从鱼池流出的水体先后进入一级净化区、二级净化区、生物净化区等6道净化区,通过一圈循环净化后,水质恢复清澈,又成为鱼池的新水源。自今年1月正式投入运行半年后,基地首批20万尾光唇鱼(石斑鱼)以每斤60元的价格源源不断供应上市。
生态环保是工厂化高产养鱼的新概念。周家明说,池鱼排放的粪便很多,如果不清理就会影响水质,也保证不了鱼的。其中,熔氧增温水质监测和水质调节这一技术,让渔民摆脱了以前“靠天吃饭”的局面,不再受气候变化、水质变化的影响。因此,合作社在每个鱼池都装了吸污系统,喂食后一个半小时到两个小时,工作人员开动吸污系统,鱼池底下的鱼粪通过8根管道被吸到100米外的沉淀池。沉淀后的鱼粪被集中到岛上再次沉淀,然后作为农业生产的有机肥,实现了工厂化养鱼的零排放。
工厂化生态养鱼每年亩产30万公斤,究竟是怎么实现的?周家明说,工厂化养鱼的优势就是用地少,高密度。合作社16个鱼池,每个不到2分地,分别放养鲫鱼、花鲢、白鲢、鲤鱼和草鱼,每池每批可起成鱼2万公斤左右,每年可出栏成鱼3批。
“我们引进工厂化生态养鱼技术不是光顾自己赚钱,而是想给村民做个,让大家都来学习,一起赚钱。”周秀红说。
“渔乐仙宫”致力于打造新型产业化水产养殖技术交流平台,连接大专院校、水产科研院所,促进水产科技成果转化,专注于智能化、环保型、工厂化水产养殖高1端装备研发、推广。为合作伙伴打造技术,成本低廉,质量可靠,环保可控的养殖设备。
国内循环水养殖行业处于高速发展过程中,在未来的几年中,其发展方向和期望如下:水处理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得到加强,设施设备实现产业化生产,并部分达到国外领1先和水平;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精准管理技术标准、生产体系基本建立;(二)放养密度日本对虾种放养密度400尾/m2~500尾/m2,放养密度不宜过大或过低。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生产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突破500万㎡;循环水育苗系统在生产中得到推广应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系统的推广应用不再依靠和科技人员的推动,而成为养殖企业自发的需求。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