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VLSI、电子零件的小型化、高集积化的进展,多层板多朝搭配高功能电路的方向前进,是故对高密度线路、高布线容量的需求日殷,也连带地对电气特性(如Crosstalk、阻抗特性的整合)的要求更趋严格。而多脚数零件、表面组装元件(SMD)的盛行,使得电路板线路图案的形状更复杂、导体线路及孔径更细小,且朝高多层板(10~15层)的开发蔚为风气。干法加压时无干燥阶段,温度以能使胶粘剂快
免漆细木工家具板
随着VLSI、电子零件的小型化、高集积化的进展,多层板多朝搭配高功能电路的方向前进,是故对高密度线路、高布线容量的需求日殷,也连带地对电气特性(如Crosstalk、阻抗特性的整合)的要求更趋严格。而多脚数零件、表面组装元件(SMD)的盛行,使得电路板线路图案的形状更复杂、导体线路及孔径更细小,且朝高多层板(10~15层)的开发蔚为风气。干法加压时无干燥阶段,温度以能使胶粘剂固化为准,一般采用180~200℃。1980年代后半,为符合小型、轻量化需求的高密度布线、小孔走势,0.4~0.6 mm厚的薄形多层板则逐渐普及。以冲孔加工方式完成零件导孔及外形。此外,部份少量多样生产的产品,则采用感光阻剂形成图样的照相法。
几乎所有的树种都可以生产定向刨花板,在欧美地区,大多采用松木作为原料,松木所生产的OSB木片纹理清晰,色泽柔和美观。澳大利亚采用桉树,其很多理化性能指标优于采用松木生产的OSB。中密度纤维板是将木材或植物纤维经机械分离和化学处理手段,掺入胶粘剂和防水剂等,再经高温、高压成型,制成的一种人造板材。我国的东北地区一般采用当地林区的松、杨、桦、色、柳等为主混杂制作定向刨花板,生产出来的定向刨花板密度大、物理力学性能优异、表面呈现出各种木材的花色纹理。华中及以南的地区一般采用速生杨,杨木生产的OSB颜色浅、密度小,由于没有松zhi油,所以杨木板材理化指标也比较突出。
后期处理。湿法及半干法纤维板在热压后需经热处理及调湿处理,干法纤维板则不需经过热处理而直接进行调湿处理。这样的一些托盘一般是两面或四面方向进叉、日字或者川字结构的单面托盘。中密度纤维板表面需砂光,软质纤维板表面有时需开槽打洞,硬质纤维板作内墙板用时表面可开“V”形槽或条纹槽。纤维板的表面加工,通常有涂饰和覆贴两种方法(见人造板表面装饰)。至于浮雕、压痕、模拟粗锯成材表面的深度压痕等工艺,大都在板坯热压时一次形成,不属再加工范围。
通常按产品密度分非压缩型和压缩型两大类。非压缩型产品为软质纤维板,密度小于0.4克/厘米3;压缩型产品有中密度纤维板(或称半硬质纤维板,密度0.4~0.8克/厘米3)和硬质纤维板(密度大于0.8克/厘米3)。根据板坯成型工艺可分为湿法纤维板、干法纤维板和定向纤维板。按后期处理方法不同又可分为普通纤维板、油处理纤维板等。 软质纤维板 质轻,空隙率大,有良好的隔热性和吸声性,多用作公共建筑物内部的覆盖材料。2万立方米生产线,运行状况良好,也开启了我国真正意义上的OSB生产的先河。经特殊处理可得到孔隙更多的轻质纤维板,具有吸附性能,可用于净化空气。 中密度纤维板 结构均匀,密度和强度适中,有较好的再加工性。产品厚度范围较宽,具有多种用途,如家具用材、电视机的壳体材料等。 硬质纤维板 产品厚度范围较小,在3~8毫米之间。强度较高,3~4毫米厚度的硬质纤维板可代替9~12毫米锯材薄板材使用。多用于建筑、船舶、车辆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