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需建设于化工用地,然而,化工用地项目建设要求投入不10亿元,且对亩均投入、亩均固定资产投入、亩均等都有不低的门槛要求。”吴涛也在采访中谈及现实问题,当前,地方对于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环保性非常“敏感”,设立的“高门槛”让技术傍身但规模一般的企业“望而却步”,“期待相关部门针对项目的环保、能耗指标制定更清晰的专项政策和标准,支持更多企
上门自提新能源锂电池回收32650

“新能源汽车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需建设于化工用地,然而,化工用地项目建设要求投入不10亿元,且对亩均投入、亩均固定资产投入、亩均等都有不低的门槛要求。”吴涛也在采访中谈及现实问题,当前,地方对于废旧动力蓄电池综合利用项目的环保性非常“敏感”,设立的“高门槛”让技术傍身但规模一般的企业“望而却步”,“期待相关部门针对项目的环保、能耗指标制定更清晰的专项政策和标准,支持更多企业拥抱动力电池回收利用这片‘新蓝海’。”
能让两大企业如此争辩,当然是因为电池回收“蛋糕”市场巨大。人士表示,“一吨三元锂电池回收价格低也在2万元,高可达5万元,有时候一个价,不过还得看具体的型号、电池状态等情况。”
只是,电池回收真那么顺利吗?据统计,动力电池回收相关企业的注册量超过2000家,但是进入“白名单”的企业仅有45家,正规渠道回收的退役动力电池往往不到全行业数量的30%。大量的废旧电池流向了“小作坊”、“黑作坊”等非正规渠道。其次,回收企业面临技术挑战。尽管大多数电池回收企业都表示自己的电池材料回收率达到了90%以上,但背后的成本却颇高。要拆解回收这些方方面面都存在差异的电池,电池回收企业必须要有多样化的技术,前期投入大,且难以真正规模化。
为了解决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难,今年以来,已有多部门联合发文强调,要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2月份,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加快推动工业资源综合利用的实施方案》中强调,推进再生资源规范化利用,并针对完善废旧动力电池回收利用体系单独作出指导说明。

锂云母开采加工企业江西特种电机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春晖表示,作为动力电池的主要原材料,锂的需求大增,而国内锂盐开采主要集中在青海、江西等少数地区,在推动下,锂资源开发进程加速,但受开采和尾矿处理难度大、环保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增量有限,使得价格持续上涨。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迅猛发展也导致了供需紧张。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达352万辆,同比增长1.6倍,预测2022年新能源汽车的将达500万辆。
有分析认为,此轮废旧电池回收价格的上涨,供需关系紧张和电池原材料价格上涨虽是,但也不乏投机成为推手。
“眼下国内动力电池回收没有明确的定价机制,存在不正规的市场采取竞价方式回收电池的现象,经正规渠道回收的仅有30%左右。”有人士表示。

动力电池企业回收商业模式以动力电池生产企业为主导,卡位“回收处理”,提高原料的上游议价能力,降低电池生产成本,成为该类商业模式的源动力。国内代表性的企业有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等。另一方面,从生产责任延伸制度的要求看,动力电池生产商往往肩负着动力电池回收的责任。
目前,随着动力电池市场潜力的进一步扩大,各大动力电池企业纷纷以建立战略联盟、参股等形式与材料企业、第三方回收机构合作,布局电池回收业务。
2、产业链上下游合作成必然趋势
电池产业链上下游的合作是未来必然趋势,这是动力电池回收过程的复杂性所决定的。无论是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的建立还是环保成本内部化的必然要求,位于消费终端的车企对所销售的电动车有义务开展相关工作,也是直接与消费者对接的环节,其优势在渠道,但其劣势在于再利用和材料制造能力。
因此,车企与电池企业的合作是重要趋势。目前,我国电池产业链间的合作已在许多企业中有所展现。从开始的动力电池企业、材料企业、相关再生利用企业合作,越来越多的车企也将随着梯次利用市场的打开而参与“合作联盟”的模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