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被3D打印出来后,有时还需要做后处理,其实主要是表面处理,常见的后处理方式包括这几点,3D打印出来的物品表面有时会比较粗糙,还需要抛光。抛光的办法有物理抛光和化学抛光。虽然FDM技术设备能够制造出的零件,但不得不说,零件上逐层堆积的纹路是肉眼可见的,特别是有大量支撑的情况;这往往会影响用户的判断,尤其是当外观是零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时,这时就需要用砂纸打磨进行后处理。
砂
亚克力零件数控加工厂家
产品被3D打印出来后,有时还需要做后处理,其实主要是表面处理,常见的后处理方式包括这几点,3D打印出来的物品表面有时会比较粗糙,还需要抛光。抛光的办法有物理抛光和化学抛光。虽然FDM技术设备能够制造出的零件,但不得不说,零件上逐层堆积的纹路是肉眼可见的,特别是有大量支撑的情况;这往往会影响用户的判断,尤其是当外观是零件的一个重要因素时,这时就需要用砂纸打磨进行后处理。
砂纸打磨可以用手工打磨或者使用砂带磨光机这样的设备。砂纸打磨是一种廉价且行之有效的方法,一直是3D打印零部件后期抛光、使用范围广的技术。
砂纸打磨在处理比较微小的零部件时会有问题,因为它是靠人手或机械的往复运动,人手够不到的地方就打磨不了。一般用FDM技术打印出来的对象往往有一圈圈的纹路,用砂纸打磨消除手机壳大小的纹路,需要15分钟左右,但如果表面结构复杂,时间往往会翻倍;关键在于细节;如果零件有精度和性的低要求的话,一定要记住不要过度打磨,要提前计算好要打磨去多少的材料,否则过度打磨会使得零部件变形报废。进行基准测试也有助于确定要使用的打磨工艺——手工打磨或电动打磨——以及使用哪些工具。
化学抛光
ABS可用蒸汽进行抛光,可在通风厨能煮沸熏蒸打印物品,市面上也有抛光机在销售;PLA不可用抛光,有的PLA抛光油,但化学抛光要掌握好度,因为都是以腐蚀表面作为代价的;整体来讲,目前化学抛光还不够成熟,应用比较少。

原型技术概念即RP(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1979年,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中川威雄发明了叠层模型造型法,1980年小玉秀男又提出了光造型法,该设想提出后,由丸谷洋二于1984年继续研究,并于1987年进行产品试制。
1988年,美国3D Systems公司推出原型实用装置—激光立体造型即SLA(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并以年销售增长率为30%~40%的增幅在世界市场出售。随着扫描振镜性能的提高,以及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原型技术已日趋成熟,并于1994年正式进入推广普及阶段。

硅胶材料是很多产品中都需要用到的,一般大批量的硅胶产品可以采用开模注塑做,但是在大批量生产前,一般是都需要进行原型打样的,目前打样的工艺包括3D打印硅胶和硅胶复模工艺,今天先说说3D打印硅胶,那么3D打印硅胶材料种类有那些呢
3D打印的硅胶其实和传统开模注塑的硅胶不是一种材料,只是性能类似硅胶的一种软胶,这种材料也只是用于3D打印中,目前常见的3D打印软胶材料主要有3种。
光固化工艺的软胶
这种软胶也可以叫柔性树脂,打印的产品的硬度在50到60度左右,表面光滑,打印的软胶的材料颜色和硬度不能调节,是固定好了,这种材料主要是软,做外观,结构样品验证的,物理性能不是很好,不耐撕。
激光烧结的软胶
激光烧结的软胶主要tpu软胶,采用粉末烧结而成,所以表面具有颗粒感,类似磨砂,这种工艺打印的软胶的硬度也是不能调节,硬度在90度左右,比较硬,具有一定弹性,可以代替部分场景下的硅胶。
fdm工艺的软胶
fdm工艺的软胶就是tpu了,采用熔融层积的工艺,表面比较粗糙,有层纹,硬度大概在70到80度左右,颜色可选,用的比较少。
D打印 54 上传视频3D打印(3DP)即成型技术的一种,又称增材制造 [1] ,它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运用粉末状金属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过逐层打印的方式来构造物体的技术。3D打印通常是采用数字技术材料打印机来实现的。常在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领域被用于制造模型,后逐渐用于一些产品的直接制造,已经有使用这种技术打印而成的零部件。该技术在珠宝、鞋类、工业设计、建筑、工程和施工(AEC)、汽车,航空航天、和产业、教育、地理信息系统、土木工程、支以及其他领域都有所应用。 [2] 2019年1月14日,美国加州大学圣迭戈分校利用3D打印技术,制造出模仿神经系统结构的脊髓支架,成功帮助大鼠恢复了运动功能。 [3] 2020年5月5日,首飞成功的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上,搭载着“3D打印机”。这是太空3D打印实验,也是国际上次在太空中开展连续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3D打印实验。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