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尘室工作守则1、进入无尘室人员资格
a、经训练合格及主管审核后之人员才能进入无尘室[5]。
b、进入无尘室人员需遵守无尘室之安全规定
c、尚未被认可之员工、外宾及承揽商须进入无尘室者,应先报备申请领取临时证配于胸前,并应有合格人员陪同在场始得进入。
d、严禁转借他人之临时证或夹带未经核准人员进入无尘室。
2.进入无尘室前之注意事项:
a、员工、外宾
车间净化报价
无尘室工作守则1、进入无尘室人员资格
a、经训练合格及主管审核后之人员才能进入无尘室[5]。
b、进入无尘室人员需遵守无尘室之安全规定
c、尚未被认可之员工、外宾及承揽商须进入无尘室者,应先报备申请领取临时证配于胸前,并应有合格人员陪同在场始得进入。
d、严禁转借他人之临时证或夹带未经核准人员进入无尘室。
2.进入无尘室前之注意事项:
a、员工、外宾及承揽商进入及离开无尘室,需于相关人员做出入无尘室登记。
b、任何人进入无尘室工作或参观,须依规定换穿无尘衣。
c、非经洁净主管许可不得将私人物品(手提袋、书籍等)及非无尘室所使用之工具携入无尘室;维修用之手册及工具在用毕后应立即收起。
d、原物料进无尘室车间时,需先在外面拆箱及拭净,并置于货物风淋室携入无尘室车间。
e、无尘室、办公区均为禁烟区,若有吸烟,须于抽后并嗽口后,方可进入无尘室车间。
f、在无尘室车间内,不得饮食、嘻闹,或从事其它与生产无关的事情。
g、进入无尘室者应保持身体洁净,头发应常梳洗,并禁止使用香水及化妆品。
h、进入无尘室不得穿着短裤及步鞋、袜子,
2.16消毒(Disinfection)
指用物理的或化学的方法杀1死物体或介质中细1菌繁殖体、部分真1菌和病毒,但不一定杀1死芽孢。通过消毒可以达到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的目的。 灭菌(Sterilization)
指利用理化方法杀1死物体或介质中所有的微生物,包括致病的和非致病的各类微生物,以及细1菌的芽孢。
2.17自净时间(Clean-down capability)
洁净室被污染后,恢复到稳定的规定的室内洁净度级别的时间。
【参考】 洁净室在净化空调系统的运行中,室内含尘浓度从一个较高的值下降到稳定值所需要的时间定义为自净时间(min)。它与室内的换气次数和气流组织有关
18
7.2净化空调系统中,应有对下列参数进行监测的措施:
1 室内外温度、湿度;
2 空气过滤器进出口静压差的超限报警;
3 表冷器出口的冷水温度;
4 表冷器出口空气温度、湿度;
5 空调器出口空气温度、湿度;
6 加热器进出口的热媒温度和压力;
7 风机、水泵、加湿器、加热器等设备启停状态。
[检查方法]
1 检查图纸:检查图纸电气自控部分,是否设置有上述参数监测的措施。
2 目检:现场勘查净化空调系统是否有上述监测的措施。
3 模拟实验:检查监.控装置的功能是否满足要求,如将加湿器手动关闭,当室内相对湿度设计要求时,加湿器是否自动开启或系统报警。
[结果处理] 未设置上述参数自动监.控措施或已设置但不具备相应功能时,为重要缺陷。应增设或检修自动监.控装置。
*9.2单向流洁净室0.8m工作面高度截面平均风速日常不小于0.25m/s,综合性能评定检验时不小于0.27m/s。 【检查方法】查阅报告或记录。
【结果处理】风速略小可加围帘,或进行调整,应重测。达不到要求为不合格。 9.3非单向流洁净室换气次数为:
7级
20~25次/h
8级 15~20次/h
9级10~15次/h
【检查方法】查阅报告。
【结果处理】略小者调整后能否提高可重测。超过上限1.2倍者宜下调。为达到风量稳定和节能,宜使用变频风机。
9.4当工艺无特殊要求时,不同洁净度级别的相通相邻的一般洁净室之间的静压差应大于5Pa,洁净室(区)与室外的静压差应大于10Pa。负压应满足工艺要求。 【检查方法】查看报告或实测。 如有排风,应是排风全开的结果。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