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北京通恒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室级别的制备液相色谱主要用于以下领域
1.天然药品化学、中药化学。这是国内目前广泛的使用方法,为了弄清楚植物中的微量有效成分,开放手工色谱柱早已不够用了,几乎每个搞天然药化的实验室都至少有一台液相,土豪实验室人手一台液相。
2.蛋白纯化。相对于前者,蛋白纯化的起步要稍微晚一点,但是发展很迅速。同时,
液相色谱仪批发价格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北京通恒科技有限公司
实验室级别的制备液相色谱主要用于以下领域
1.天然药品化学、中药化学。这是国内目前广泛的使用方法,为了弄清楚植物中的微量有效成分,开放手工色谱柱早已不够用了,几乎每个搞天然药化的实验室都至少有一台液相,土豪实验室人手一台液相。
2.蛋白纯化。相对于前者,蛋白纯化的起步要稍微晚一点,但是发展很迅速。同时,由于外国仪器厂家在这个领域的优势不算太大,目前国内也在这个领域加快发展,抢占地盘。
3.药品杂质纯化。由于合成工艺并不能做到的产率,往往伴有副产品,如何获得微量的杂质并确定结构和含量,这就得靠液相色谱。
4.手性化合物的制备。这个主要是有机合成和方法学的在用。
什么是制备性液相色谱
液相色谱是一种分析方法,制备色谱是一种分离纯化手段。液相色谱把普通的色谱柱换成制备柱,就是制备液相色谱,两者的区别在于一种以分析为目的,追求的是检测精度,样品承载量非常小;制备色谱以分离纯化为目的,它追求的是样品承载量,检测精度很低,检测只用作鉴别即可。
另外,制备色谱不仅可以用液相,还可以用气相色谱、薄层色谱、层析柱等多种载体,目前主流的制备色谱是高速逆流色谱
分析测试百科网这块做得不错,气相、液相、质谱、光谱、化学分析、食品分析。这方面的比较多,基本上问题都能得到解答,有问题可去那提问,网址搜下就有。
液相色谱仪
20世纪初在俄国的波兰植物化学家茨维特(Twseet)首先将植物提取物放入装有碳酸钙的玻璃管中,植物提取液由于在碳酸钙中的流速不同分布不同,因此在玻璃管中呈现出不同的颜色,这样就可以对各种不同的植物提取液进行有效的成分分离。
1941年,马丁与辛格用一根装满硅胶微粒的色谱柱,完成了乙酰化氨基的分离,开启了液色谱技术,因此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949年,马丁建立了色谱保留值与热力学常数之间的关系,奠定了物化色谱的基础;1952年,马丁与辛格又创立了气液色谱法,分离了脂肪酸与脂肪胺。1966年之前科学家所做的努力,为传统经典液相色谱奠定了基础。
而液相色谱仪的鼻祖则是由斯坦因与莫尔于1958年设计的氨基酸分析仪,这种仪器能够分蛋白质水解的产物。首台商用LC则是由沃特斯公司制造。
1971年之后,液相色谱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HPLC的分析体制也逐步完善。到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液相色谱技术已经非常非常成熟,激动人心的新发展日趋减少,人们开始转向相关领域发展,如超临界色谱、毛管电泳色谱、制备色谱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