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耗测量与轨廓测量的区别在于,磨耗测量为实际轨廓,设计轨廓的匹配规定了特定的测量和计算基准.因轨头形状特殊,目前已有的大部分轨廓检测系统都无法实现对轨颚部的测量,故常采用轨腰或者轨底等部分作为轨廓匹配的基准.然而,钢轨磨耗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和保证钢轨轨头部的强度和刚度,考虑到轨头与轨腰或者轨底之间的相对位置常受到加工误差或受力变形的影响.
本文的主
数显钢轨磨耗测量仪
磨耗测量与轨廓测量的区别在于,磨耗测量为实际轨廓,设计轨廓的匹配规定了特定的测量和计算基准.因轨头形状特殊,目前已有的大部分轨廓检测系统都无法实现对轨颚部的测量,故常采用轨腰或者轨底等部分作为轨廓匹配的基准.然而,钢轨磨耗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和保证钢轨轨头部的强度和刚度,考虑到轨头与轨腰或者轨底之间的相对位置常受到加工误差或受力变形的影响.

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根据系统的检测要求与功能需求,提出了基于传感器技术,单片机控制技术和数据库技术的设计策略,以此确定了检测系统的总体方案.阐述了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检测方法,完成了轨头检测仪设计. 2,基于模块化的设计思想,以AT89C52单片机为核心将多功能控制器划分成6个功能模块,并完成各个模块的硬件电路设计.采用PDIUSBD12通信芯片和FLASH闪存技术设计了数据通信及存储模块,实现了检测数据的存储与传输. 3,在Keil C51的编译环境下,编写完成了多功能控制器的整体软件设计,包括控制系统主程序,检测功能程序及通信模块的固件程序.并采取了相应的软件抗干扰技术,使得系统运行良好. 4,对上位机数据管理分析系统进行了需求分析,采用Delphi开发了数据库系统,应用程序及用户操作界面,通过对数据库的ADO和SQL操作,实现数据报表输出,打印及绘制钢轨磨耗趋势图等功能.

数显式钢轨磨耗测量仪的主要技术参数:
测量位置:根据铁路线路维修规程第3.4.2条,
垂直磨耗在钢轨顶面宽1/3处(
距标准作业边)测量,侧面磨耗在
钢轨踏面(按标准断面)下16mm处测量
测量范围 垂直磨耗:15mm
侧面磨耗:25mm
仪器精度:±0.3mm
读数精度: 0.1mm(游标)、0.01mm(数显)
重复性误差:0.1mm
使用方法:使用前,松开紧固螺钉,将尺框平稳拉开。
用绸布或棉纸,将测量面、导向面擦净。
根据现场跟踪实测的轮轨型面数据,研究时考虑: ( 1) 不同磨耗状态,包括车轮的圆周磨耗、凹形磨耗、轮缘磨耗,钢轨的曲线外轨侧磨、内轨压溃,波磨,轮轨磨耗引起的轮径差等; ( 2) 轮轨匹配关系: 原始轮与原始轨,原始轮与磨耗轨,磨耗轮与原始轨,磨耗轮与磨耗轨; ( 3) 分析指标考虑:轮轨相互作用力、轮对位移和加速度、车体位移和加速度。 研究分析重载列车在直线和曲线上的动力响应、动态临界脱轨及影响因素. 定义重载列车动态脱轨安全域和拟定重载列车动态脱轨评判准则及危险状态下重载列车的安全控制措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