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一般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不足之处是电池的寿命有限(3~10年);无源电子标签内无电池,它接收到阅读器(读出装置)发出的微波信号后,将部分微波能量转化为直流电供自己工作,一般可做到免维护。相比有源系统,无源系统在阅读距离及适应物体运动速度方面略有限制。
生产RFID产品的很多公司都采用自己的标准,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ISO18000。应用较多的是
微型射频组件技术
有源电子标签内装有电池,一般具有较远的阅读距离,不足之处是电池的寿命有限(3~10年);无源电子标签内无电池,它接收到阅读器(读出装置)发出的微波信号后,将部分微波能量转化为直流电供自己工作,一般可做到免维护。相比有源系统,无源系统在阅读距离及适应物体运动速度方面略有限制。
生产RFID产品的很多公司都采用自己的标准,国际上还没有统一的标准。ISO18000。应用较多的是ISO14443和ISO15693,这两个标准都由物理特性、射频功率和信号接口、初始化和反碰撞以及传输协议四部分组成。
对于连接器而言,什么样的体积与覆盖面积(footprint)是有效的;可允许的尺寸公差是多少;端子的插入与拨出力是多少;连接器的性(插拔配合的频率)如何这些因素都是在选择电连接器时要考虑的。如:对于印刷电路板而言,确定电路板的公差是很重要的,它是卡缘连接器(cardedgeconnection)的临界值,以及达到临界的可行性。对于小功率电路,镀层与底层材料必须指明与信号标准与环境等级相一致。
在地球村概念兴起以后,全世界经济逐渐一体化,射频连接器的通用规范也就十分必要。不然,标准不统一,只会增加连接器发展的壁垒。射频同轴连接器转换器同其他电子元件想必,发展历史较短。1930年的时候,世界上出现了较早的射频同轴连接器UHF,到了打仗期间,由于急需,随着雷达、电台和微波通信的发展,产生了N、C、BNC、TNC、等中型系列,1958年后出现了SMA、SMB、SMC等小型化产品,1964年制定了美国的标准MIL-C-39012《射频同轴连接器总规范》,从此,射频同轴连接器开始向标准化、系列化、通用化方向发展。
毫米波在通信、雷达、遥感和射电天文等领域有大量的应用。要想成功地设计并研制出性能优良的毫米波系统,必须了解毫米波在不同气象条件下的大气传播特性。影响毫米波传播特性的因素主要有:构成大气成分的分子吸收(氧气、水蒸气等)、降水(包括雨、雾、雪、雹、云等)、大气中的悬浮物(尘埃、烟雾等)、以及环境(包括植被、地面、障碍物等),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会使毫米波信号受到衰减、散射、改变极化和传播路径,进而在毫米波系统中引进新的噪声,这诸多因素将对毫米波系统的工作造成极大影响,因此我们必须详细研究毫米波的传播特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