沸石为Na、Ca等金属离子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Na、Ca、Al、Si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很丰富的,它们均为主要的造岩元素,所以沸石应该是比较常见而且分布比较广泛的造岩矿物。 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初因温度较高,岩浆以SiO4为主。它是弱酸,不能和强碱性的阳离子K+、Na+结合,而只能与碱土金属族的Mg2+和Fe2+结合,所以早形成由 Mgsio4和 Fesic4所构成的橄
天然沸石报价
沸石为Na、Ca等金属离子的含水铝硅酸盐矿物。Na、Ca、Al、Si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是很丰富的,它们均为主要的造岩元素,所以沸石应该是比较常见而且分布比较广泛的造岩矿物。 在岩浆作用过程中,初因温度较高,岩浆以SiO4为主。它是弱酸,不能和强碱性的阳离子K+、Na+结合,而只能与碱土金属族的Mg2+和Fe2+结合,所以早形成由 Mgsio4和 Fesic4所构成的橄榄石和由 Mgsio3和 Fesic3构成的辉石。随着温度降低,出现Si4OR1和Si2O-,酸性增强,可与碱性较强的K+a+、Ca2+结合形成角闪石和云母。当岩浆中出现硅铝酸根后,由于它是一种较强的酸,故能与碱金属K+、Na+和碱土金属Ca结合形成各种长石。所以,在岩浆作用阶段几乎没有沸石的出现。
沸石去除有机物实验
沸石去除有机物实验
1.活化沸石对CODMn的去除率很低,说明沸石对自来水中有机物的吸附能力很弱。实验条件下,在吸附开始阶段,高只有5.4%。当经过4h后,出水CODMn开始增加,到8h吸附饱和。
2 沸石去除自来水中氨氮实验 活化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较高,说明活化沸石对自来水中氨氮的吸附能力很强。实验条件下,在吸附开始阶段,可达61.8%。当经过3h后,出水氨氮开始增加,到9h吸附饱和。
3 讨论 根据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沸石对自来水中氨氮的去除效率远远高于有机物的去除率,这是因为沸石是极性很强的吸附剂,极性越强或越易被极化的分子,就越易被沸石吸附。在自来水中含有较多的极性基团如-OH、-NH2等能与沸石表面发生强烈吸附作用。由于各种阳离子的水合半径的差异,斜发沸石对NH4+具有较强的选择吸附能力,这主要是NH4+的离子半径为2.86,较容易进入4.00的斜发沸石的孔道的缘故。
结论 :
(1)活化沸石对CODMn的去除率很低,高只有5.4%。
(2)活化沸石对氨氮的去除率较高,可达61.8%。
(3)此研究对含氨氮自来水处理提供了一条经济和技术并行的路线。
为什么说沸石是地球救命石?
为什么说
沸石是地球救命石?
在1986年切尔诺贝利事件,造成整个美丽小城,一夜之间全部毁灭,所幸的是人员基本全部逃出,只有部分人因当时的造成和伤残。这也是历严重的事故,造成那座美丽的城市,变成荒野城市。 但是的辐射物是有害,且容易扩撒,一旦沾上人就可能致残,甚至是。而当时在处理这些辐射物使用的就是沸石,靠沸石去吸收大量的辐射物,得以慢慢恢复。2011年3月12日的“福岛核事故”造成,这也是历第二大事故,在当时辐射物被泄漏之后,福岛地区的人员,撤离30公里以外,可想而知是有多大的灾害性。而大量的辐射物漂流海面,在不断的进行扩散,因此也带来大量的海水污染。幸亏有沸石,这个救命石头,日本利用它吸收辐射物,后才得以控制沸石继续扩撒带来的损害。
实际上
丝光沸石的晶体是由很多这样的层重叠在一起,通过适当的方式联结而成的。因此,在丝光沸石的晶体中就形成很多的直筒形的孔隙,其中直径的就是由十二元环组成的直筒形孔隙,这就是丝光沸石的主孔道,其截面呈椭圆形,长轴直径为0.695nm,短轴直径为0.581nm,他们好像是一束束管束似的,这与A,X及Y型沸石的笼形孔隙有很大的不同。
实际上,直筒形孔隙是有一定程度的扭转的,各层并不是正对着相重叠在一起的,而是相互间有一定的位移。因此,其平均直径可能从0.66nm减到0.4nm。丝光沸石的主孔道之间也有小孔道相互沟通的,但由于这些小孔道孔径(约0.39nm)很小,一般分子不易进去,只能在主孔道出入。丝光沸石的晶体对分子的出入来说,可认为是二度空间,而A型、X型及Y型则为三度空间。 丝光沸石由于硅铝比高,五元环多,故耐酸性及热稳定性特别高。常温下不溶于酸。常见于中酸性火山岩的裂隙和气孔中,常与斜发沸石共生。广泛用于化工、环保、农业、轻工、石油、建筑等部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