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控制电缆应采用铜导体。
2 控制电缆的额定电压不得所接回路的工作电压,宜选用450/750V。
3 控制电缆的绝缘类型和护层类型选择应符合敷设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4 控制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信号电缆应选用多芯电缆。当芯线截面为1.5mm2和2.5mm2时,电缆芯数不宜超过24芯。当芯线截面为4
电力控制电缆型号
1 控制电缆应采用铜导体。
2 控制电缆的额定电压不得所接回路的工作电压,宜选用450/750V。
3 控制电缆的绝缘类型和护层类型选择应符合敷设环境条件和环境保护的要求,并应符合有关规定。
4 控制电缆芯数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控制、信号电缆应选用多芯电缆。当芯线截面为1.5mm2和2.5mm2时,电缆芯数不宜超过24芯。当芯线截面为4mm2和6mm2时,电缆芯数不宜超过10芯。
2)控制电缆宜留有备用芯线。备用芯线宜结合电缆长度、芯线截面及电缆敷设条件等因素综合考虑。
控制电缆截面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1)保护装置电流回路截面应使电流互感器误差不超过规定值;
2)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电压回路截面应按负荷时电缆的电压降不超过额定二次电压的3%;
3)控制回路截面应按保护负荷时控制电源母线至被控设备间连接电缆的电压降不应超过额定二次电压的10%;
4)强电控制回路截面不应小于1.5mm2,弱电控制回路截面不应小于0.5mm2;
5)测量回路电缆截面应符合现行《电力装置的电测量仪表装置设计规范》GB/T 50063的规定。
根据线缆产业发展和市场竞争的基本规律,线缆产业在未来五到十年间必然经历大规模、大范围的行业整合,必然也有一部分的线缆企业将依靠技术、质量、成本以及的优势在行业中脱颖而出。正所谓“凡势者,能起而成势者,必有其理,能兴而亡者,亦必有其理。何兴何亡理合而兴,理过而亡”。因此面对新形势下的线缆业,线缆企业必须踏踏实实进行变革,通过技术标准的制定来设置技术壁垒,突破线缆业的“短板”困局进而转型升级谋求国际市场长远发展。
对控制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屏蔽层能降低感应过电压的能力主要是基于屏蔽层电生的磁场对干扰电生的磁场的抵消作用。采用屏蔽层两端接地,是因为在短路电流、雷电流通过时,由于大短路电流、雷电流作用时间很短,所以不易烧毁屏蔽层。若屏蔽层一端接地,没有电流回路,但其防止过电压和抗干扰能力都很低,因而屏蔽层无法取得良好的屏蔽效果。整改措施:一是,控制电缆带屏蔽层,将屏蔽层在开关场与控制室同时接地,通信电缆的屏蔽层也应正确可靠相连接地;二是,为二次设备和二次电缆敷设接地铜排,尽量消除地电位差干扰;三,变电站所有开关量输入输出触点都采用的光电隔离。
屏蔽层中流过的感应电流是由外界电磁场感应产生的,其实际作用是抵消外界电磁场的干扰。因此电缆屏蔽层两端接地,可以有效地抑制电磁感应。
不接地的屏蔽层对电场干扰没有屏蔽作用,而一端接地和两端接地的屏蔽层对电场的屏蔽效果是一样的。如果屏蔽层接地良好,则电场终止于屏蔽体直接耦合到地。
屏蔽电缆的金属屏蔽层具有静电屏蔽作用,使一次线高压电源的强电力线终止于金属屏蔽,内部的电场强度为零,从而使处于屏蔽层内的芯线免受外部强电场的干扰影响。从静电屏蔽的角度出发,为了使屏蔽层表面是一个固定的等电位面,应将屏蔽层一端接地。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