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蜂窝现象的措施:(1)应当根据混凝土过程的施工情况,例如振捣方式,运送方式,钢筋尺寸和钢筋分布情况等等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当发现混凝土的工作和易性不理想时,不应当只添加水因为这样会损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是应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者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方法。(2)混凝土的卸料要仔细。任何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卸料时都要注意其关键点是要避免离析。混凝土应当垂直卸料,出料口离终位
修补混凝土报价
控制蜂窝现象的措施:
(1)应当根据混凝土过程的施工情况,例如振捣方式,运送方式,钢筋尺寸和钢筋分布情况等等来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当发现混凝土的工作和易性不理想时,不应当只添加水因为这样会损害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而是应当调整混凝土的配合比或者改善混凝土的浇筑方法。
(2)混凝土的卸料要仔细。任何情况下对混凝土进行卸料时都要注意其关键点是要避免离析。混凝土应当垂直卸料,出料口离终位置越近越好;混凝土不宜流向其位置,如果需要移动它们,应当采用大铲子来进行;完成一车混凝土的卸料后,下一车应当紧挨着处的尾部进行,而不要另起一处,后把它们连起来,因为这样做往往会在连接处产生蜂窝现象。

混凝土空洞
1 空洞形成的原因及特征
由于混凝土灌注时有一些部位堵塞不通,构件中就会产生空洞,空洞不同与蜂窝,蜂窝的特征是存在于未捣实的混凝土或缺水泥浆;而空洞却是局部或全部没有混凝土。空洞的尺度通常较大,以至于钢筋全部,造成构件内贯通的断缺以至于结构发生整体性破坏。
形成混凝土空洞的原因主要如下:
1.振捣不密实或漏振;
2.钢筋间距偏小,混凝土下不去;
3.配制混凝土的砂石级配不好;
4.混凝土自由倾倒高度超过规范规定,造成混凝土石子与水泥浆分离;
5.钢筋外侧保护层不够。

3 处理空洞的方法
步 基层处理 首先凿除疏松位置的混凝土至坚硬混凝土处,打磨去除混凝土表面浮浆。
第二步 界面处理 采用加固型界面剂做界面处理,增强界面粘接力。拉伸粘结强度≥3.3MPa(混凝土破坏)。
第三步 混凝土耐久性修复 混凝土表面处理:抹耐久性高强修补料进行修复。厚度依照现场孔洞深度确定,每次抹灰厚度:20mm左右,终以基层修复平整为准。抗压强度R28≥50MPa,耐久性要求的厚度为10mm。第四步 面层处理 面层修补:24小时后表面再刮一层耐久性薄层修补料保证面层美观度,厚度:1mm左右。

(3)空气
当混凝土浇筑到模板中时,空气通常会滞留在模板侧面和浇筑的混凝土之间。如果振捣不到位,气泡未能完全排出,拆模后出现麻面。
麻面对结构的影响较小,一般不做处理,如需处理,修复步骤如下:
1. 用稀草酸溶液将构件局部的脱模剂油点或污点用毛刷洗净;
2. 用水泥砂浆修补,水泥品种必须与原混凝土一致,砂为细砂,大粒径≤1mm;
3. 砂浆的配比一般为1∶2或1∶2.5左右,人工拌匀,随拌随用;
4. 将砂浆用力压入麻面处,并刮平;
5. 补完成后,进行覆盖保湿养护,达到相应强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