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阳极氧化膜的性质与应用 阳极氧化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性、极强的附着能力、较强的吸附能力、良好的抗蚀性和电绝缘性及高的热绝缘性。由于这些特异的性能, 使之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途有:(1)提高零件的、耐蚀性、耐气候腐蚀。(2)氧化生成的透明膜,可以着色制成各种彩色膜。(3)作为电容器介质膜。例如铝阳极氧化,将铝及其合金置于相应电解液(如硫酸、铬酸、草酸等)中作为阳极,在特
铝件表面处理方式
2) 阳极氧化膜的性质与应用 阳极氧化膜具有较高的硬度和性、极强的附着能力、较强的吸附能力、良好的抗蚀性和电绝缘性及高的热绝缘性。由于这些特异的性能, 使之在各方面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主要用途有:(1)提高零件的、耐蚀性、耐气候腐蚀。(2)氧化生成的透明膜,可以着色制成各种彩色膜。(3)作为电容器介质膜。例如铝阳极氧化,将铝及其合金置于相应电解液(如硫酸、铬酸、草酸等)中作为阳极,在特定条件和外加电流作用下,进行电解。(4)提高与有机涂层的结合力。作涂装底层。(5)作电镀、搪瓷的底层。(6)正在开发的其它用途,太阳能吸收板、超高硬质膜、干润滑膜、触媒膜、纳米线、在多孔膜中沉积磁性合金作记忆元件。


铝合金阳极氧化{阳极氧化}
1936年意大利人Caboni早提出了阳极氧化膜的电解着色技术,德国人Elssner 进一步改进了这个方法,在1940 年申请了。这使电解着色工艺成为工艺化的基础。但是当时正处于第二次的纷乱之中,而后的混乱也使这项工艺发明被忽略了相当一段时间。 电解着色的工业化1960 年浅田太平改进并注册了电解着色。该的特征是,利用交流电为电源,着色溶液采用Co、Ni、Cu、Ag、Se 的盐类,以及他们的含氧盐作为主成分。当温度为22~30℃时,所得到的膜是柔软的,吸附能力好,但性相当差。浅田已经明确鉴别出电解着色工艺过程的几个阶段。包括金属离子进入阳极氧化膜的微孔中,由于电解还原转化成着色的物质等。技术转让权由ALCAN公司获得,通过它所属的铝实验室有限公司以高标名称Anolok-1 向全世界很多转让推广这个技术,从此二次电解着色法得到普及。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至七十年代中期的10年间掀起了电解着色法的研究高潮,每年有数百篇的文献被发表,研究涉及到元素周期表上几乎所有的可溶性金属盐。


表面处理是在基体材料表面上人工形成一层与基体的机械、物理和化学性能不同的表层的工艺方法。表面处理的目的是满足产品的耐蚀性、性、装饰或其他特种功能要求。4、焊接时一定要规范,要根据板材的厚度来焊接5、焊枪的电缆不要太长,要是太长会造成送丝稳定。 对于金属铸件,我们比较常用的表面处理方法是,机械打磨,化学处理,表面热处理,喷涂表面,表面处理就是对工件表面进行

清洁、清扫、去毛刺、去油污、去氧化皮等。
铝合金无极氧化
阳极氧化的种类
阳极氧化按电流形式分为:
直流电阳极氧化,
交流电阳极氧化,脉冲电流阳极氧
化。按电解液分有:硫酸、草酸、铬酸、
混合酸和以磺基有机酸为主溶液的自
然着色阳极氧化。按膜层性子分有:普通膜、硬质膜(厚膜)、瓷质膜、光亮修
饰层、半导体作用的阻挡层等阳极氧化。铝及铝
合金常用阳极氧化方法和工艺
条件见表
-5
。其中以直流电硫酸阳极氧化法的应用为普遍。
4
、阳极氧化膜结构、性质
阳极氧化膜由两层组成,多孔的厚的外层是在具有介电性质的致密的内层上上成
长起来的,后者称为阻挡层(也称活性层)
。用电子显
微镜观察研究,膜层的纵
横面几乎全都呈现与金属表面垂直的管状孔,它们贯穿膜外层直至氧化膜与金属
界面的阻挡层。以各孔隙为主轴周围是致密的氧化铝构成一
个蜂窝六棱体,称
为晶胞,
整个膜层是又无数个这样的晶胞组成。阻挡层是又无水的氧化铝所组成,
薄而致密,具有高的硬度和阻止电流通过的作用。阻挡层厚约
0.03-0.05
μ
m
,
为总膜后的
0.5%-2.0%。氧化膜多孔的外层主要是又非晶型的氧化铝及小量的
水合氧化铝所组成,此外还含有电解液的阳离子。
当电解液为硫酸时,膜层中
硫酸盐含量在正常情况下为
13%-17%
。氧化膜的大部分优良特性都是由多孔外
层的厚度及孔隙率所觉决定的,它们都与阳极氧化条
件密切相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