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胜利油田中胜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滤失量和泥饼质量与钻井工作的关系
钻井液滤失量过大,泥饼厚而虚,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1、易造成地层孔隙堵塞而损害油气层,滤液大量进入油气层,会引起油气层的滲透率等物性变化,损害油气层,降低产能。
2、泥饼在井壁堆积太厚,环空间隙变小,泵压升高。
3、易引起泥包钻头,下钻遇阻、遇卡或堵死水眼。
耐高温抗温抗盐降滤失剂KFT-II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胜利油田中胜石油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滤失量和泥饼质量与钻井工作的关系
钻井液滤失量过大,泥饼厚而虚,会引起一系列问题。
1、易造成地层孔隙堵塞而损害油气层,滤液大量进入油气层,会引起油气层的滲透率等物性变化,损害油气层,降低产能。
2、泥饼在井壁堆积太厚,环空间隙变小,泵压升高。
3、易引起泥包钻头,下钻遇阻、遇卡或堵死水眼。
4、在高滲透地层易造成较厚的滤饼而引起阻卡,甚至发生压差卡钻。
5、电测不顺利,并且由于钻井液滤液进入地层较深,水侵半径增大,若超过测井仪器所测及的范围,其结果是电测解释不准确而易漏掉油气层。
6、对松软地层,易泡垮易塌地层,会形成不规则的井眼,引起井漏等。
泥饼一定要薄、致密、韧性好,能经受钻井液液流的冲刷。
四)固相含量与钻井的关系
钻井液固相含量越低越好,一般控制在0.5%以下。固相含量过大,有以下危害:
钻井液发展概况
① 初步形成时期:1888~1928年,旋转钻井开始,初用清水钻井。② 发展时期:1928~1948年,发现带有砂的泥浆比清水的携带能力更好。于是出现细分散钻井液,并使用简单的处理剂。③ 高速发展时期:1948~1965年,发现细分散泥浆的不足:抗侵能力差,于是发展为钙处理、适度絮凝的粗分散钻井液。④ 科学优化时期:1965~,高压喷射钻井中,要求低固相,于是出现聚合物不分散低固相钻井液。上个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至今,先后出现:正电胶、硅酸盐、甲酸盐、多元醇、生物降解型等钻井液体系,并得到广泛应用。但都没有形成主流,不能完全取代聚合物钻井液体系。与此同时,上个世纪40年开始使用的油基钻井液也在不断发展,从开始用发展为柴油,到矿物油;从全油基发展为油包水乳化钻井液;从有毒污染的油基发展为低毒无毒的油基钻井液。

钻井液用抗高温抗盐降滤失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
为了提高目前石油开采钻井液的降滤失性能,解决降滤失剂在钻井使用中的抗高温、抗盐问题,本文通过阅读大量的相关文献,分析现状,根据经济效益及对环境友好的要求,选择廉价的褐煤为主原料,以尿素、等为改性剂,采用接枝共聚、分子交联的方法形成的降滤失剂,在保证产品性能的基础上,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通过正交实验方法,首先讨论了(NaOH)浓度、m():m(褐煤)、反应温度、反应时间等反应条件对腐植酸钠收率的影响,确定了腐植酸钠的制备条件。然后讨论(mL):甲醛(mL)、尿素(g):甲醛(mL)、水解聚钠盐Na-HPAN(g)、聚酰胺PAM(g)等对聚合物评价指标的影响,综合分析后,确立了聚合物的合成条件。
钻井液降粘降滤失剂MGAC-2的研制
按下述路线在室内合成了兼具降粘和降滤失功能的水基钻井液处理剂MGAC 2 :将本质素磺酸钙与甲醛反应 ,再在铵催化下使酰胺、马来酸在木质素磺酸钙缩合产物上接枝共聚 ,提纯接枝共聚物 ,先与进行络合反应 ,再与甲醛、亚硫酸钠进行磺化反应 ,分离出反应产物并干燥 ,得到降粘降滤失剂MGAC 2。用红外光谱确证了产物的接枝共聚结构。室内钻井液性能检测结果表明 :0 .5 %MGAC 2可使淡水膨润土基浆的表观粘度下降 5 0 %,API滤失量下降 5 1%,动切力下降 80 %,静切力下降幅度更大 ;0 .5 %MGAC 2处理的钻井液可抗 3%NaCl,0 .9%CaCl2 ,抗盐抗钙能力优于FCLS ;在室温、12 0℃、140℃、180℃下 12小时的静态老化实验中 ,MGAC 2的抗温性能优于FCLS ;大庆油田一口井的储层岩心在 0 .5 %MGAC 2水溶液中浸泡后的回收率 ,明显高于在 0 .5 %FCLS水溶液中浸泡后的回收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