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yaniding,指高温碳氮共渗(早期的碳氮共渗是在有毒的盐浴中进行)。排除炉内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氨气分解时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性气体,及防止被处理物及支架的表面氧化。由于温度比较高,碳原子扩散能力很强,所以以渗碳为主, 形成含氮的高碳奥氏体,淬火后得到含氮高碳马氏体。由于氮的渗入促进碳的渗入, 使共渗速度较快,保温4~6h可得到0.5~0.8mm的渗层, 同时由于氮的渗入,提高了过冷
真空热处理加工
cyaniding,指高温碳氮共渗(早期的碳氮共渗是在有毒的盐浴中进行)。排除炉内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氨气分解时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性气体,及防止被处理物及支架的表面氧化。由于温度比较高,碳原子扩散能力很强,所以以渗碳为主, 形成含氮的高碳奥氏体,淬火后得到含氮高碳马氏体。由于氮的渗入促进碳的渗入, 使共渗速度较快,保温4~6h可得到0.5~0.8mm的渗层, 同时由于氮的渗入,提高了过冷奥氏体的稳定性,加上共渗温度比较低,奥氏体晶粒不会粗大,所以钢件碳氮共渗后可直接淬油,渗层组织为细针状的含氮马氏体加碳氮化合物和少量残余奥氏体。碳氮共渗层比渗碳层有更高的硬度、性、抗蚀性、弯曲强度和接触疲劳强度。但一般碳氮共渗层比渗碳层浅,所以一般用于承受载荷较轻,要求高性的零件。
利用液氮的汽化潜热或者低温氮气制冷:
利用低温氮气实现制冷的原理是低温氮气与材料直接接触,通过对流换热来使材料温度降低,而利用液氮的汽化潜热的原理就是液氮与材料不直接接触而通过间接方式使材料温度降低。
超能液氮深冷箱就是根据液氮的汽化潜热的原理而设计生产的液氮深冷处理设备,控制系统采用触摸屏控制方式,操作工艺方便,一键超低温制冷,屏幕上实时监控深冷设备冷冻空间内温度变化。此法主要用于结构钢、工具钢、合金元素含量较高,过冷奥氏体比较稳定的钢种。制冷采用196℃液氮为制冷剂,采用的液氮分离控温技术,将液氮制冷剂的液体在深冷设备内经过特殊深冷工艺处理转化为气体。采用触摸屏控制降温、升温、恒温各过程精准稳定。
渗碳淬火热处理
.渗碳操作方法:将钢件放入渗碳介质中,加热至900~950度并保温,使钢件便面获得一定浓度和深度的渗碳层。
11.氮化操作方法:利用在5..~600度时氨气分解出来的活性氮原子,使钢件表面被氮饱和,形成氮化层。
12.


氮碳共渗操作方法:向钢件表面同时渗碳和渗氮。目的:提高钢件表面的硬度、性、疲劳强度以及抗蚀能力。
氮化热处理
渗氮炉的排除空气
将被处理零件置于渗氮炉中,并将炉盖密封后即可加热,但加热至150℃以前须作炉内排除空气工作。
排除炉内的主要功用是防止氨气分解时与空气接触而发生性气体,及防止被处理物及支架的表面氧化。其所使用的气体即有氨气及氮气二种。
排除炉内空气的要领如下:
①被处理零件装妥后将炉盖封好,开始通无水氨气,其流量尽量可能多。
②将加热炉之自动温度控制设定在150℃并开始加热(注意炉温不能高于150℃)。
③炉中之空气排除至10%以下,或排出之气体含90%以上之NH3时,再将炉温升高至渗氮温度。
氮化处理氨的分解率
渗氮是铺及其他合金元素与初生态的氮接触而进行,但初生态氮的产生,即因氨气与加热中的钢料接触时钢料本身成为触媒而促进氨之分解。
虽然在各种分解率的氨气下,皆可渗氮,但一般皆采用15~30%的分解率,并按渗氮所需厚度至少保持4~10小时,处理温度即保持在520℃左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