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微生物项目背景 ——
食品微生物项目背景:由于微生物具有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代谢能力强、生长繁殖快、易培养、易变异、适应能力强等特点,存在于食品加工、餐饮业等各个环节中,微生物指标如不能达到相关标准,则将危害人类健康,微生物检测已是食品安全检测中的重要项目之一。③倾注法:取少许含菌材料放入无菌培养皿中,然后倾入已融化并已冷却至48℃左右的琼脂灭菌培养基,摇匀后冷却凝固。
食品微生物(food microorganisms) 是与食品有关的微生物的总称。包括生产型食品微生物(醋酸,酵母菌等)和是食物变质(霉菌,细菌等)和食源病原微生物(大肠菌,肉毒菌等)。食品微生物与人类关系紧密,对食品微生物的了解、利用、和防治在很早以前就有很大的进展了。通常用抽真空方法,有时将两种方法结合使用,使厌氧培养更为理想。
抑菌效力 根据产品类型,在供试品刚接种(0时)及表2规定的间隔时间,分别从上述每个容器中取供试品1ml(g),用PH7.0无菌氯化钠-蛋白胨缓冲液稀释成1:10、1:102、1:103等稀释级。采用平皿法(照附录Ⅺ J微生物限度检查法,其中测定细菌用胰酪胨大豆琼脂培养基,测定真菌用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测定每份供试品中所含的菌数。微生物检验中常用的生化反应有:1、糖酵解试验不同微生物分解利用糖类的能力有很大差异,或能利用或不能利用,能利用者,或产气或不产气。 8.6.2根据菌数测定结果,计算1ml(g)供试品各试验菌所加的菌数及各间隔时间的菌数,并换算成lg值。 微生物限度检查 4.供试品中微生物的回收 微生物的回收可采用平皿法、薄膜过滤法或MPN法。 (1)平皿法 平皿法包括倾注法和涂布法。表1中每株试验菌每种培养基至少制备2个平皿,以算术均值作为计数结果。 倾注法 取照上述“供试液的制备” “接种和稀释”和“抗jun活性的去除或灭活” 制备的供试液1ml,置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中,注入15~20ml温度不超过45℃熔化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混匀,凝固,倒置培养。若使用直径较大的平皿,培养基的用量应相应增加。按表1规定条件培养、计数。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及菌液对照组菌数。计算各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因此,微生物培养特性的观察也是微生物检验鉴别中的一项重要内容。 涂布法 取15~20ml温度不超过45℃的胰酪大豆胨琼脂或沙氏葡萄糖琼脂培养基,注入直径90mm的无菌平皿,凝固,制成平板,采用适宜的方法使培养基表面干燥。若使用直径较大的平皿,培养基用量也应相应增加。每一平板表面接种上述照“供试液的制备” “接种和稀释” 和“抗jun活性的去除或灭活”制备的供试液不少于0.1ml。按表1规定条件培养、计数。同法测定供试品对照组及菌液对照组菌数。计算各试验组的平均菌落数。检验时,应从2个以上xiao包装单位中抽取供试品,大蜜丸还不得少于4丸,膜剂还不得少于4片。 操作注意事项 1.尽量使菌细胞分散开,使每个菌细胞生成一个菌落,否则将会导致重大的技术误差。 2.为防止细菌增殖及产生菌苔,制成供试液后,应尽快稀释,注皿。一般稀释后应在 1 小时内操作完毕。 3.为检查和控制灭菌效果,应做空白对照,以检验所使用的物品是否灭菌及检验过程是否无菌操作。 4.为便于区别药品中的颗粒与菌落,可在每 100mL 营养琼脂中加入 1mL0.5 %的TTC 溶液,如有细菌存在,培养后菌落呈红色,而药品的颗粒颜色无变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