效除油器工作原理
除油器科学的集螺旋分离、预过滤和凝聚式精过滤三级净化为一体,能除水、除油、滤尘,是压缩空气的净化工艺流程得以缩短,再经后处理的过滤器,其过滤精度可达0.1μm,残油含量可小于0.2mg/m3,使气源净化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该系列产品采用我公司精心制作的滤芯,其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净化、更换安装方便,从根本上保证使用效果。
静电除油器批发供应
效除油器工作原理
除油器科学的集螺旋分离、预过滤和凝聚式精过滤三级净化为一体,能除水、除油、滤尘,是压缩空气的净化工艺流程得以缩短,再经后处理的过滤器,其过滤精度可达0.1μm,残油含量可小于0.2mg/m3,使气源净化质量得到了可靠的保证。
该系列产品采用我公司精心制作的滤芯,其特点是结构紧凑、体积小、净化、更换安装方便,从根本上保证使用效果。

基本工作原理
除油器的组成部件有:上筒体、下筒体、中间托盘、螺旋分离器、预过滤组件、精过滤组件、仪表及排污组件等。含有大量悬浮微粒、水及油的压缩空气首入下筒体,经螺旋分离使液态油、水沉积在底部,经排污组件排出,而气流进入预过滤组件,除去较大的固态、液态微粒;气体进入除油器的核心元件-精滤器,气体通过组合滤床的拦截,碰撞、扩散、重力沉降等效应,使微小的油、水气溶胶粒子在穿过滤床的过程中集在一根根超细的交叉点处凝集,并逐渐加大,终在重力沉降中实现气液分离,从而获得洁净(无油,无水,无尘)的压缩空气。上筒体中滤出的污水,通过连接中间托盘排污孔的管道流经下筒体排水器排出。
1、工艺结构及工作原理
结构形式为卧式罐体。内部结构分为两段,前段为除油结构,后段为沉降结构(二段之间的管线连接处设有管道混合器,以利于加药)。
除油段结构由配水、聚结材料组合的聚结器、出水、收油、冲泥、排泥系统及工艺管汇组成。
沉降段由进水管、混合反应室、配水区、斜管沉淀区、出水、收油、冲泥、排泥系统及工艺管汇组成。
2 、 污水由除油段进水口进入,通过配水系统均匀分布在聚结材料组合的聚结器表面,油滴沿斜上方板面浮升至罐体上部,经收油口排除;悬浮固体沿斜下方板面沉入罐底,通过冲泥系统冲洗、由排泥口排除。处理后的水经出水口排出。排出的处理后的水经加药、通过管道混合器进入沉降段进口至反应室,在反应室内,乳化油和悬浮固体形成各自的絮体,通过斜管沉降区进行各自的分离,污油升至罐体顶部,以收油口排除。污泥排自罐底,同样通过冲泥系统冲洗、由排泥口排除。净化后的水由出水口排出(除油段与沉降段总水头损失大不超过0.1MPa)。
(1)本设备由除油段与沉降段组成,中间用钢板分隔,两段之间的压差不能过大,以免损害分隔板。设备不允许在任何人、一段充水,而另一段不充水的情况下运行。在设备充水试水时,两段必须同步充水。在设备投产时,必须先将两段同步充满水后,再转入正常运行。在设备放空时,两段必须同步放空。在正常运行时,除油段与沉降段之间的压差应控制在0.1Mpa以内。
(2)来水压力应在设备设计的工作压力以内,来水水质指标应在标书规定的范围之内,内水的温度大于450左右。
(3)来水应行室内药剂筛选(混凝剂和絮凝剂),确定药剂种类及投加量。生产运行时,必须投加适量的对路的混凝剂和絮凝剂,才能保证达到规定的水质指标。

化学除油器是以投加化学药剂,经混合反应后使水中的油类、悬浮物等通过凝聚、絮凝作用沉降分离出来,达到净化水质的目的。当进水含油小于130mg/l、悬浮物(SS)含量在250mg/l左右时,其出水含油稳定在10mg/l以下,悬浮物含量在40mg/l以下。
污水由除油段进水口进入,通过配水系统均匀分布在聚结材料组合的聚结器表面,油滴沿斜上方板面浮升至罐体上部,经收油口排除;悬浮固体沿斜下方板面沉入罐底,通过冲泥系统冲洗、由排泥口排除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