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视频作者:广东扬明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跨度弧形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建成并网
弧形光伏建筑一体化(简称扬明“BIPV”)项目,昨天上午10点40分在苏州建成并网。由6.8万块单晶光伏板拼接而成,面积比“鸟巢”还大,是目前国内BIPV项目。据悉,该项目大每年可提供约485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3.8万吨。
扬明是
bipv幕墙
企业视频展播,请点击播放
视频作者:广东扬明光伏科技有限公司
跨度弧形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建成并网
弧形光伏建筑一体化(简称扬明“BIPV”)项目,昨天上午10点40分在苏州建成并网。由6.8万块单晶光伏板拼接而成,面积比“鸟巢”还大,是目前国内BIPV项目。据悉,该项目大每年可提供约4850万千瓦时清洁电力,每年可减少碳排放量约3.8万吨。
扬明是一家集炼铁、炼钢、科研为一体的综合性钢铁企业,年用电量居常熟首位。“把光伏板融入建筑中,既达到超低排放,又能实现企业的低碳发展。”扬明有限公司外协办主任介绍,常见的屋顶光伏是铺设在屋顶之上,而“BIPV”则取代屋顶实现一物两用,不仅能发电,还可以用来遮风避雨。
据介绍,扬明“BIPV”项目面积达17.6万平方米,大跨度223.7米,大棚顶垂直高度58米。记者在现场看到,光伏电池板鳞次栉比铺满楼顶,远远看去,如同一个个庞大的弧面镜。“我们希望通过推动这一项目,探索更多‘光伏+钢铁’的碳中和路径,推动钢厂绿色低碳转型,降低企业用电成本。”国网常熟市供电公司营销部副主任顾说,项目自2021年6月启动建设,光伏装机规模为4.99万千瓦,跨越了码头、矿场、生产厂区多个地段,并且用户内部接线复杂,并网点的选择尤为重要。为保障扬明分布式光伏项目顺利并网,苏州供电公司主动加强对接,克服疫情影响,开辟并网验收绿色通道,通过线上方式完成图纸审查,并提供“一对一”技术支持和服务,全过程指导企业开展验收、并网、结算等工作。
随着BIPV电站的并网发电,扬明正式进入能源“自发自用、余电上网”的新模式。据袁燕透露,目前,该项目正在申报世界银行分布式可再生能源应用促进项目,并且计划申报大跨度弧形网架结构屋面“光伏建筑一体化”项目吉尼斯纪录。
截至4月底,苏州分布式光伏装机总量已达206.6万千瓦,占全省分布式光伏装机量约18.7%。据预测,至2025年,苏州累计光伏装机并网容量将达到450万千瓦,占本地机组比重约15%。
“碳中和”建筑趋势:BIPV一体化设计(权衡建筑形式、空间使用、能源碳排和产业经济的组合)
公司是一家以电力电子技术为布局光电建材(BIPV)的新能源高新技术企业,其总部研发大楼由中衡设计集团原创设计。设计中建筑师们结合扬明自身光伏产品,权衡建筑形式、空间使用、能源碳排和产业经济的组合,尝试补充和突破既有低碳建筑设计的领域范畴和内容深度。
引言
在Tadao Ando的建学中,“光”似乎始终掌控着建筑的高境界。“The archetype of space is the volume and direction of light.”——毋庸置疑Tadao Ando赋予了“光”在任何时代语境中崇高的地位。
西方建筑思想中,建筑构造的历史和发展被理解为在石块上开凿洞口,使光和新鲜空气涌入而淹没黑暗的过程。在这一斗争中,人类逐渐认知到光除了照亮空间以外的意义。
现代钢、玻璃、混凝土结构技术的进步,使得光在建筑表达中具有更高的自由度,也呈现出更加细致抽象的特点。不仅是建筑设计,在当代艺术、产品设计、技术研发等领域,人类也从未停下对“光”的无尽遐想和探索追求。我们已然证明了,光是可以感知,可以塑造和再加工的。
那么今天的我们是如何与光偕行的呢?
顺应时势的回答:BIPV——建筑光伏一体化
2021年10月,印发《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承诺在2030年前,保证二氧化碳排放不再增长。当这一目标放大到建筑领域,建筑行业如何有效节能降碳、加快低碳发展步伐、利用数字技术对碳排放实现管控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在低碳建筑技术的产品开发与应用方面,建筑光伏一体化(BIPV)技术已趋向成熟,是实现从以化石能源为基础的碳基电力系统转为以太阳光能为基础的零碳电力的关键技术。
光伏幕墙总体设计
2011年底的《关于组织实施2012年度太阳能光电建筑应用的通知》,表明了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