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肠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大肠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且数量的一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主要生活在大肠内。 1、大肠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2.大肠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3.人体与大肠的关系:在不致病的情况下(正常状况下),可认为是互利共生(一般高中阶段认为
嗜肺军团菌检测装置
大肠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
大肠是人和许多动物肠道中且数量的一种细菌,周身鞭毛,能运动,无芽孢。主要生活在大肠内。
1、大肠是细菌,属于原核生物;具有由肽聚糖组成的细胞壁,只含有核糖体简单的细胞器,没有细胞核有拟核;细胞质中的质粒常用作基因工程中的运载体。
2.大肠的代谢类型是异养兼性厌氧型。
3.人体与大肠的关系:在不致病的情况下(正常状况下),可认为是互利共生(一般高中阶段认为是这种关系);在致病的情况下,可认为是寄生。
4.培养基中加入伊红美蓝遇大肠,菌落呈深紫色,并有金属光泽,可鉴别大肠是否存在。
5.大肠在生物技术中的应用:大肠作为外源基因表达的宿主,遗传背景清楚,技术操作简单,培养条件简单,大规模发酵经济,倍受遗传工程的重视。目前大肠是应用,成功的表达体系,常做表达的体系。
发酵法是检测食品中大肠群的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
发酵法是检测食品中大肠群的一种比较传统的方法,这种技术已经得到的普遍认可。有代表性的是美国环保局(EPA)和法准化联合会(FSA)分别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已批准在本国实施该技术,并为此制定了相应的判别标准[1]。
目前发酵法检测食品中大肠群主要采用的是GB4789.3-20肠菌群测定,是用月桂基硫酸盐胰蛋白胨(LST)配置的肉汤管放在温度为(36±1)摄氏度的恒温培养箱中培养(24±2)小时,先观察倒管内是否有气泡产生,然后(24±2)小时后进行产气酵试验,如果未产气则需要继续培养(48±2)小时,产气者进行酵试验。在酵试验中,用接种环从产气的LST肉汤管中各取取培养物1环,移到含有煌绿乳糖胆盐(BGLB)的肉汤管中,放在(36±1)℃恒温培养箱中培养(48±2)h,观察产气的情况。产气的就计为大肠菌群阳性管。由于该方法操作繁锁,耗费较大的物力财力人力,所以不太适应大量检测工作的需求[2]。
GB/T4789.3
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虽然被后更新的方法代替,但关于规范食品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检测工作公告(2009年 6号)明确指出,为规范食品中大肠菌群指标的检测工作公告如下:现行食品标准中规定的大肠菌群指标以“MPN/100克或MPN/100毫升”为单位的,适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GB/T 4789.3-2003)进行检测;以“MPN/克或MPN/毫升”、“CFU/克或CFU/毫升”为单位的,适用《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计数》(GB/T4789.3-2008)进行检测。后GB/T 4789.3-2008被GB 4789.3-2016替代,故检测样品前需根据产品标准认真选择方法。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