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伊本·哈扬(Jabir ibn Hayyan)在干馏硝石的时候发现并制得了硝酸,这是人类关于硝酸早的记录 [7] 。1905年,挪威出现了电弧法生产硝酸的工厂,这是历早的硝酸工业化尝试 [7] 。1908年,德国建成了以铂网为催化剂的日产能力3吨的硝酸厂 [7] 。1913年,合成氨问世,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这种方法一百多年后依然是世界上生产
硝酸市场价格
公元八世纪,阿拉伯炼金术士贾比尔·伊本·哈扬(Jabir ibn Hayyan)在干馏硝石的时候发现并制得了硝酸,这是人类关于硝酸早的记录 [7] 。1905年,挪威出现了电弧法生产硝酸的工厂,这是历早的硝酸工业化尝试 [7] 。1908年,德国建成了以铂网为催化剂的日产能力3吨的硝酸厂 [7] 。1913年,合成氨问世,氨氧化法生产硝酸开始进入工业化阶段,这种方法一百多年后依然是世界上生产硝酸的主要方法 [7] 。
硝酸能与乙醇、、碳和其他有机物猛烈反应。与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对应的硝酸酯,在机理上,硝酸参与的酯化反应过去被认为生成了碳正离子中间体,许多文献将机理描述为费歇尔酯化反应(Fischer esterification),即“酸脱羟基醇脱氢”与羧酸的酯化机理相同。 [5] 硝酸的酯化反应被用来生产硝化纤维。或与脱水剂(、)混合可作为硝化试剂对一些化合物引发硝化反应,硝化反应属于亲电取代反应(electrophilic substitution),反应中的亲电试剂为硝鎓离子,脱水剂有利于硝鎓离子的产生。 [5]
硝酸的氧化性是全章的重点内容,也是教学的难点。教材在处理这部分内容时从实验入手,通过引导学生观察铜跟和稀硝酸反应时的不同现象,加深学生对硝酸氧化性的认识及对反应产物的记忆。并且,还从反应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变化和电子得失,来简单分析硝酸与金属发生的反应,使学生理解反应的实质,同时也复习了氧化还原反应的知识。
在介绍硝酸的不稳定性之后,教材解释了为什么有时呈黄色,使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知识解释日常见到的现象,使知识学以致用。
如果在室温时试验铁片在硝酸中的反应速率以及与硝酸浓度的关系,我们将会发现铁的反应速率初是随硝酸浓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它的反应速率迅速减小,继续增大硝酸的浓度时,它的反应速率更小,后不再起反应,即铁变得“稳定”了,或者像一般所说的,铁发生“钝化”了。不仅硝酸,其他强氧化剂如、氯酸、碘酸、、等,都可以引起金属的钝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