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部门明确并坚持GEP核算服务与促进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生态管理的主线,在率1先建立包括“GEP核算技术规范”、“GEP核算统计报表制度”、“GEP核算自动化平台”与“GEP应用体系”4项内容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体系,为GEP核算的全1面实施与应用搭建制度框架。
围绕增加优1质生态产品供给、促进人居环境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建立了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
生态资产核算
相关部门明确并坚持GEP核算服务与促进深圳生态文明建设与城市生态管理的主线,在率1先建立包括“GEP核算技术规范”、“GEP核算统计报表制度”、“GEP核算自动化平台”与“GEP应用体系”4项内容的生态产品价值核算制度体系,为GEP核算的全1面实施与应用搭建制度框架。
围绕增加优1质生态产品供给、促进人居环境改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标,建立了包括气候调节、水源涵养、污染物净化、海岸带防护、生态休闲、自然景观价值等具有当地特点生态产品的目录,编制GEP核算统计报表。规范了报表核算数据来源、调查频度及报送要求,确保核算数据准确性和来源的稳定性,为当地GEP常态化核算提供了制度保障。同时,GEP核算统计报表也进一步明确了相关部门在生态保护修复中的责任,促进各部门形成合力,增强生态产品的供给提供了科学导向。
近年来,我国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更加突出位置,随着首1个层面《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评价考核体系》的发布,GEP核算作为生态考核量化的抓手,正与GDP一起成为衡量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标尺。
为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促进优1质生态产品提供,推动高质量发展,某县与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共同成立了“两山价值转化”研究中心,在城市大脑丰富数据底座的基础上,联合开发了国内首1个县域GEP核算展示应用县域平台。
该平台核算系统基于“城市大脑”的气象、国土、环保等各职能部门的数千万条基础数据,能实现生态系统资产与GEP的逐年、分布式核算,明确现状、识别变化,可直接服务于生态保护修复空间识别、生态保护红线监管、生态保护绩效考核以及未来的决策推演。
一方面,要让GEP核算进规划、入考核,以GEP核算为依据,指导各地编制好“十四五”区域绿色发展战略规划,强化GEP指标在干部离任审计、绿色发展绩效考核等方面的应用,引导各地在新发展理念下转变发展思路、改变发展方式,在推动GDP、GEP双增长的同时,不断促进GEP向GDP有效转化。
另一方面,要让GEP核算进决策、入项目,把GEP核算引入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政策体系中,推动GEP核算成果应用到相关政策奖补、资源要素配置中,进一步提高决策的效能。同时,探索构建以GEP核算为基础的生态产品交易机制,推动形成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等,真正实现“存入绿水青山,取出金山银山”。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的度量一直是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难点。针对非市场价值难以量化的问题, 有学者构建了价格与偏好相组合的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指标体系, 初步实现了评价指标的整合。然而, 即便确定了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与需求量, 并不一定能够在空间上刻画生态系统服务间的供需关系。这是由于生态系统服务的供给方和需求方在空间位置上是不匹配的, 由此形成了生态系统服务原位流、定向流和全向流。对生态系统服务供需关系的深度刻画, 即需要完成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表征。但在目前国内外研究中, 对生态系统服务流的量化仍多集中供给服务, 生态系统服务流的制图案例很少, 全1面刻画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的空间关系仍比较困难。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