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运中发货人和收货人有哪些作用
代表发货人(出口商)
(1)选择运输路线、运输方式和适当的承运人;
(2)向选定的承运人提供揽货、订舱;
(3)提取货物并签发有关单证;
(4)包装;
(5)储存;
(6)称重和量尺码;
(7)安排保险
(8)将货物的港口后办理报关及单证手续,并将货物交给承运人;
(9)支付运费及
美国空派专线价格
国际货运中发货人和收货人有哪些作用
代表发货人(出口商)
(1)选择运输路线、运输方式和适当的承运人;
(2)向选定的承运人提供揽货、订舱;
(3)提取货物并签发有关单证;
(4)包装;
(5)储存;
(6)称重和量尺码;
(7)安排保险
(8)将货物的港口后办理报关及单证手续,并将货物交给承运人;
(9)支付运费及其它费用;
(10)收取已签发的正本提单,并付发货人;
(11)安排货物转运;
(12)通知收货人货物动态;
(13)记录货物灭失情况;
(14)协助收货人向有关责任方进行索赔。
外国企业更广泛的进入市场,提供了性能的技术装备;企业的产品也不断出现新品种,质量也不断提高。许多公司的高水平物流系统的建成,对企业的持续发展起到了坚强的保证作用。邮政、机场、连锁商业等配送中心和分拣设施的建设也有效地保证了该系统的效率运行。因此,物流技术装备水平的提高为我国物流现代化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技术支持。
物流对国民生产总值的贡献程度,可通过物业所创造的产值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来衡量。2001-2008年,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呈波动下降趋势,2009-2013年呈波动上升趋势,说明物流业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有所提高。2013年,物流业增加值3。9万亿元,可比增长8。5%,增幅较上半年回升1。1个百分点,但较上年同期回落0。7个百分点。物流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6。8%,占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为14。8%。

物流现代化的基础要素包括:公路、铁路、港口、码头、仓库、物流中心、配送中心等物流基础设施的建设;物流相关法律、法规的制订;物流基础设施的配套和网络构筑。主要是物流的整体布局,设计,避免或减少重复建设和人为浪费;托盘、代码、用语、包装的标准化、统一化、规范化;信息功能的充分利用,计算机网络的形成和信息共享,还有人才培养以及经济发展、资金实力等。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