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版与2003版的区别2016版与2003版在MPN法检测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首先是培养基,LST培养基中含有月桂基硫酸盐,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同时对大肠菌群会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同时相对于乳糖胆盐培养基,没有了胆盐沉淀的影响,更利于现象的观察,也正是因为这一点,2016版里没有对阳性发酵管进行分离培养和革兰氏染色等验证试验,并且国际上通用的培养基就是LST。其次,阳性发酵管进
粪大肠菌群检测仪器
2016版与2003版的区别
2016版与2003版在MPN法检测上还是有很大的区别的。首先是培养基,LST培养基中含有月桂基硫酸盐,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同时对大肠菌群会有一定的修复作用,同时相对于乳糖胆盐培养基,没有了胆盐沉淀的影响,更利于现象的观察,也正是因为这一点,2016版里没有对阳性发酵管进行分离培养和革兰氏染色等验证试验,并且国际上通用的培养基就是LST。其次,阳性发酵管进行的验证试验也不相同,2003版明显比2016版要复杂的多,操作更为繁琐,验证步骤更多。,当然也是令检测人员头疼的问题就是报告单位,也是我们忽视的问题。

三中检测大肠群的方法有哪些
随着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的突出,作为食品检测的重要检测对象,食品中大肠群检测也变得越来越重要。目前检测大肠群的方法随着技术进步也越来越多。本文比较了三中检测大肠群的方法,即发酵法、平板计数法、测试片法三种大肠群的检测方法,分析其优缺点,以便对大肠群的不同检测方法形成比较系统的认识,对以后的食品检测中检测大肠群有所帮助。
食品安全与人们的健康紧密相关,食品检测已经成为反映食品加工、运输、贮存等各个环节卫生和侵权状况的重要手段。大肠群作为食品、饮用水以及其他公共卫生的重点检验对象,其检测方法的有效性将大大提高食品检测的效率。随着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进步,大肠群的检测方法也不断发展,各国建立了大肠群的标准检测方法和检测方法。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操作
典型菌落呈现紫红色,并且菌落周围有红色的胆盐沉淀环,菌落直径为 不小于0.5mm。证实试验为:从VRBA平板上挑取10 个不同类型的典型和菌落,分别移种到BGLB肉汤管内,(36℃±1)℃培养24~48h,观察产气情况。凡是BGLB肉汤管产气,就可以报告是大肠菌群阳性。证实是大肠菌群阳性的试管比例乘以以上步骤中计数的平板菌落数总数,再乘以稀释倍数,就是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数。
大肠菌群平板计数法操作起来比较简便,带有菌落的平板可以直接计数,还可以观察菌落特征,可见的菌落与大肠菌群量可以直接对应,便于得出定量结果,这种方法的缺点是因为大肠菌群在平板上很小,所以肉眼有时难以观察,需要用放大镜仔细辨认。验证实验需要挑选菌落,因此受人主观的影响很大,如果没有挑对或挑取的数量不够多都可能导致假阴性结果[3]。
大肠菌群检测的关键在于方法的选用
大肠菌群检测的关键在于方法的选用,食品中大肠菌群检测有两种表示方法。
1、是以100mL(g)检样内大肠菌群较大可能数(MPN)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T 4789.3-2003《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大肠菌群测定》;
2、以每g(mL)样品中大肠菌群的MPN值表示,检测方法需使用GB 4789.3-2016《食品安全 食品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计数》。
3、现行食品标准中规定的大肠菌群指标以“CFU/克或CFU/毫升”为单位的,适用GB 4789.3-2016,故检测样品前需根据产品标准认真选择方法。
例如,GB/T2717-2003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要求需使用方法一GB/T 4789.3-2003。又如GB/T 2718-2014酱油卫生标准中对大肠菌群的要求需使用方法二GB4789.3-2016。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