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70年发出一批耐蚀钛合金,80年代以来,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得到进一步发展。耐热钛合金的使用温度已从50年代的400℃提高到90年代的600~650℃。A2(Ti3Al)和r(TiAl)基合金的出现,使钛在发动机的使用部位正由发动机的冷端(风扇和压气机)向发动机的热端(涡轮)方向推进。结构钛合金向高强
东莞实验型密炼机厂
20世纪50~60年代,主要是发展航空发动机用的高温钛合金和机体用的结构钛合金,70年发出一批耐蚀钛合金,80年代以来,耐蚀钛合金和高强钛合金得到进一步发展。耐热钛合金的使用温度已从50年代的400℃提高到90年代的600~650℃。A2(Ti3Al)和r(TiAl)基合金的出现,使钛在发动机的使用部位正由发动机的冷端(风扇和压气机)向发动机的热端(涡轮)方向推进。结构钛合金向高强、高塑、高强高韧、高模量和高损伤容限方向发展。

将开炼机的辊距调到3.8mm,打开电源开关,使开炼机运转,打开循环水阀门,再将从密炼机排出的胶料投到开炼机上包辊,待胶料温度降到110℃以下,加入,左右割刀各二次,待全被吃进去,胶料表面比较光滑,割下胶料。11、将开炼机辊距调到0.5mm,投入胶料薄通,打三角包,薄通5遍,将辊距调到2.4mm左右,投入胶料包辊,待表面光滑无气泡,下片,称量胶料的总质量,放在平整、洁净金属表面上冷却至室温,贴上标签注明胶料配方编号和混炼日期,停放待用。密炼机每批混炼工艺试验报表,应记录:开始混炼时温度、混炼时间、转子转速、上顶栓压力、排胶温度、功率消耗、混炼胶质量与原材料总质量的差值及密炼机类型。

特点及用途: 其主要的功能在于使产品能符合客户所要求的质量及颜色,为了达到客户的要求,再 将 实 验 的结果及其比率用于生产线,而本机也就是将试验用原料及配合剂以混合均匀之设备。
技术参数:
1.混合容量: 0.2—2kgs
2.滚筒温度: 常温~自来水℃
3. 加热方式: 摩擦发热
4.温度精度: 无要求
5.滚筒转速: 定速(19转左右可加变频调速其它速度免费定制)
6.滚筒速比: 1:1.35(其它比速免费定制)
7. 滚筒尺寸: ф110mm×L 350mm(高硬度表面镀硬铬镜面处理,不粘料,不脱层)
8.滚筒间距: 0.1~6mm可调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