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评估人员在盈利预测时,要将企业放在内外部环境中进行分析,并收集充分的资料作为盈利预测的基础,如调查被评估企业面临的监管政策、准入制度、行业发展状况等,以及企部的生产、经营、人员、财务等方面的约束条件。
六、对于企业有多个业务板块或若干产品类别时,评估人员要按照业务板块分类或者产品类别分类进行分析,进而获取不同类别产品的收入预测依据。
七、对于大客
风险投资评估报告机构
五、评估人员在盈利预测时,要将企业放在内外部环境中进行分析,并收集充分的资料作为盈利预测的基础,如调查被评估企业面临的监管政策、准入制度、行业发展状况等,以及企部的生产、经营、人员、财务等方面的约束条件。
六、对于企业有多个业务板块或若干产品类别时,评估人员要按照业务板块分类或者产品类别分类进行分析,进而获取不同类别产品的收入预测依据。
七、对于大客户比较集中的企业,评估人员要针对大客户框架协议或产品协议进行具体分析,既对被评估企业产品收入进行预测,又对大客户信用状况、需求变更等情况进行必要的分析,以充分反映被评估企业产品的销售数量、价格以及未来需求的可持续性。
八、评估人员要收集整理企业历史重大项目合同执行情况的统计数据,并据此对待执行的重大项目合同的实施及收入确认进度在预测数据时进行必要的调整,以期反映企业运营的真实情况,同时根据历史状况对待执行合同的履约风险进行评价。

内容一、资产识别与赋值:对评估范围内的所有资产进行识别,并调查资产破坏后可能造成的损失大小,根据危害和损的大小为资产进行相对赋值;资产包括硬件、软件、服务、信息和人员等。
内容二、威胁识别与赋值:即分析资产所面临的每种威胁发生的频率,威胁包括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内容三、脆弱性识别与赋值:从管理和技术两个方面发现和识别脆弱性,根据被威胁利用时对资产造成的损害进行赋值。
内容四、风险值计算:通过分析上述测试数据,进行风险值计算,识别和确认高风险,并针对存在的安全风险提出整改建议。
内容五、被评估单位可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防范和化解信息安全风险,或者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水平,为大限度地保障网络和信息安全提供科学依据。

问题一、要确定保护的对象(或者资产)是什么?它的直接和间接价值如何?
问题二、资产面临哪些潜在威胁?导致威胁的问题所在?威胁发生的可能性有多大?
问题三、资产中存在哪些弱点可能会被威胁所利用?利用的容易程度又如何?
问题四、一旦威胁事件发生,组织会遭受怎样的损失或者面临怎样的影响?
问题五、组织应该采取怎样的安全措施才能将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低程度?
问题六、每项资产可能面临多种威胁,威胁源(威胁代理)可能不止一个,每种威胁可能利用一个或多个弱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