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焊接层数不得少于2层,层焊完后必须把焊渣清理干净,方可进行第二层(的)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n,错位偏差不大于2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l‰桩长。接桩时尽量缩短停机时间,时间过长则周围土壤恢复使桩不易下沉。
材料要求
1、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和料: 缓凝
锤机管桩打桩
待上下桩节固定后拆除导向箍再分层施焊;焊接层数不得少于2层,层焊完后必须把焊渣清理干净,方可进行第二层(的)施焊,焊缝应连续、饱满;焊好后的桩接头应自然冷却后方可继续沉桩,自然冷却时间不宜少于8min,错位偏差不大于2mm,节点折曲矢高不得大于l‰桩长。接桩时尽量缩短停机时间,时间过长则周围土壤恢复使桩不易下沉。

材料要求
1、混凝土、混凝土外加剂和掺和料: 缓凝剂、粉煤灰, 均应符合相应标准要求, 其掺量应根据施工要求通过试验室确定。
2、严格按照配合比配制混合料。
3、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灌注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160~200mm, 振动沉管灌注桩成桩施工的坍落度宜为30~50mm, 振动沉管灌注成桩后桩顶浮浆厚度不宜超过200mm.
4、长螺旋钻孔、管内泵压混合料成桩施工在钻至设计深度后,应准确掌握提拔钻杆时间,混合料泵送量应与拔管速度相配合,遇到饱和砂土或饱和粉土层,不得停泵待料;沉管灌注成桩施工拔管速度应按匀速控制,拔管速度应控制在1.2~1.5m/min左右,如遇淤泥或淤泥质土,拔管速度应适当放慢。

1.工艺工法概况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是一种打入土中,长细比很大的管状细长构件,管桩的上部和承台(梁)联结组成桩基础。根据材料及结构的不同,该种构件主要包括: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C管桩)、预应力混凝土薄壁管桩(PTC管桩)及高强度预应力混凝土管桩(PHC管桩)三种。先张法预应力管桩是采用先张法预应力工艺和离心成型法制成的一种空心筒体细长混凝土预制构件,其结构主要由圆筒形桩身、端头板和钢套箍等组成。
国内管桩沉桩施工方法有:锤击法、静压法、震动法、射水法、预钻孔法及中掘法等。
2 .工艺原理
由柴油燃烧或液压驱动,使锤体中的活塞向上运动一定高度,然后自由落体,产生的冲击力作用到管桩桩顶,使管桩下沉,管桩下沉到一定深度,通过管桩桩身与周围土体的摩阻力与桩尖的端阻力共同作用,以达到设计承载力的施工方法。
3.工艺工法特点
预应力管桩能较好地适应各种软弱地址条件及荷载情况,具有承载力大、强度高、承压性能好、稳定性好、沉降值小等特点。
4.预应力管桩施工灵活,并能采用机械化施工,大大提高了施工速度。
预应力混凝土管桩可较大地减轻自重,从而节省材料,增强其抗拉性能。采用工厂化预制,保证成量。 3 适用范围
5.适用于一般黏性土及填土、淤泥和淤泥质土、粉土、非自重湿陷性黄土等土层中使用,大量应用于提高各种建筑的基础承载力。沿海地区,由于软弱土层厚、持力层埋藏较深,不宜作为基础持力层,或地基中有暗沟、深坑、古河道等情况,更适合于采用预应力管桩作为建筑的桩基础。
6. 建筑物荷载过大,地基软弱,地下水位较高而采用明挖基础沉降量过大,建筑物不允许有较大沉降;建筑物内外地面有堆载,使软弱地基产生较大变形;或当基础可能有不均匀沉降而对建筑物造成危害。

采用法兰连接桩时:上下节桩之间宜用石棉或纸衬垫,拧紧螺帽,经过压桩机施加压力时再拧紧一次并焊死螺帽。
送桩:如果桩顶接近地面,而压桩力接近达到设计要求,可用送桩器将桩压送至达到设计承载力。但是如果送桩深度超过2m 还没达到设计承载力要求,应停止送桩,挖出桩头露出0.5m 左右进行接桩处理。
复压:根据土层实际情况确定,一般复压次数不宜超过2 次,每次稳压时间不宜超过10S。
上一根压桩完毕,移动静压桩机至下一根桩位处,重复以上操作,进行第2 根压桩。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