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绿码”——AED
2021年6月13日,欧洲杯B组小组赛丹麦与芬兰之战出现了令全世界球迷揪心的一幕:比赛第42分钟,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没有任何身体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昏迷,8秒之后队医抵达现场,52秒后AED到位,在现场心肺复苏、AED体外除颤急救约14分钟后,埃里克森摆脱了生命危险。
2022年3月25日19时左右,北京地铁8号线车厢内,一名乘客突然倒地,意识模糊,情况不明
国产呼吸器厂家
生命“绿码”——AED
2021年6月13日,欧洲杯B组小组赛丹麦与芬兰之战出现了令全世界球迷揪心的一幕:比赛第42分钟,丹麦球员埃里克森在没有任何身体对抗的情况下突然倒地昏迷,8秒之后队医抵达现场,52秒后AED到位,在现场心肺复苏、AED体外除颤急救约14分钟后,埃里克森摆脱了生命危险。
2022年3月25日19时左右,北京地铁8号线车厢内,一名乘客突然倒地,意识模糊,情况不明,地铁工作人员立即通过站内广播寻找医护人员帮助,恰巧路过的两名医生很快赶到现场,此时患者脸色发青,已经没有呼吸,医生们立即对其实施心肺复苏(CPR),并取来了地铁站配置的AED,经过一番生死时速的抢救,该乘客逐渐恢复了自主呼吸和心跳。根据AED管理系统后台数据,本次用于抢救的AED在19时09分23秒开机,14秒后,AED便已经以150J能量为体重200斤的患者成功除颤。
究竟什么是AED呢?
AED是英文单词: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的缩写,全称为“自动体外除颤器”。它是一种智能、便携的医疗器械,可供非急救医务人员及普通人使用,它可以提供高能量电流,对人体的特定区域放电,帮助因室颤、无脉性室速导致骤停的心脏恢复正常的心跳节律,因此被称为“救命神器”。
在院外发生的心脏骤停,大部分患者的心脏在初期并非一动不动,而是呈现不规则的颤抖状态,此时心脏虽然还在运动,但不会产生正常脉搏,无法有效泵血。而此时对心脏进行一定能量的,就有可能让心脏恢复正常的跳动。通常情况下,只有医务人员携带除颤设备才有可能解除生命危险,但如果我们身边恰好有AED,并且依照流程正规操作AED,那么就有可能使患者的心跳恢复正常。
急救贾大成认为:在地域分布上,华中、华南、华东等发达地区的AED布设相对较多,西北、东北就比较少了。“和上海深圳等地方相比,北京也落后不少。” 并不是大城市的人更金贵,而是在发达地区人均受教育程度较高,对于急救知识的掌握、互救意识的培养,都比欠发达地区要好一些。AED并不是装完就算完了,除了要保证覆盖率外,还要保证民众会使用。 在实际急救过程中,心肺复苏和AED缺一不可,急救培训。 贾大成认为,急救重要的是能判断紧急状况。 实际上大多数人只要看一遍AED的操作方式就会用了。当发现有人心脏骤停,应该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请旁人就近取来AED,“关键时刻的反应、选择很重要。” 光是了解知识,大多数人临场还是会慌乱。要让AED真正发挥作用,是实操训练过。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