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是产品外观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特性(kg/kvar)较大,产品成套性差。
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差异:
1、国产壳式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单台容量小。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国产大容量电容器仍然是以单台334kvar产品为主导,近年出现了500kvar的电容器产品,西安ABB合资公司的产品单台容量达到823kvar。1、可变电容器的检测A用手轻轻旋动转轴,应
耦合电容器厂
主要是产品外观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比特性(kg/kvar)较大,产品成套性差。
主要产品技术指标差异:
1、国产壳式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单台容量小。从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今,国产大容量电容器仍然是以单台334kvar产品为主导,近年出现了500kvar的电容器产品,西安ABB合资公司的产品单台容量达到823kvar。1、可变电容器的检测A用手轻轻旋动转轴,应感觉十分平滑,不应感觉有时松时紧甚至有卡滞现象。而国外瑞典、美国GE公司、美国COOPER公司等从1998年就已开始批量提供单台1000kvar的电容器了。
2、国产高压电容器比特性差距大。国内外电容器比特性大致比例是国外:合资:国内=1:1.5:2,即同容量的电容器国产的体积、质量要比国外的产品大一倍。目前我国生产的全膜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工作场强还较低(45~55MV/m),与国外相比(工作场强60~70MV/m)还有较大差距。15kV及以上的电容器,可在每个电容器上装置单独的熔断器,熔断器的额定电流应按熔丝的特性和接通时的涌流来选定,一般为1。国内此类电容器的单台容量已做到500-700kvar/台,对于集合式和缩小型高压并联电容器的单台容量已做到10000kvar/台,电容器损耗功率已不大于0.5W/kvar,差距表现在单位容量电容器的质量和体积均较大,国内电容器为0.2~0.8kg/kvar,而发达生产同类电容每kvar的质量为0.1~0.2kg/kvar。国内外电容器介质工作场强、内部元件电压和质量比特性对比见表2。
3、低压自愈式并联电容器整体产品与国际水平比还有差距。所用设备主要靠进口,国产金属化膜的质量不稳定,原材料部分也是进口的。
4、补偿地点选择不同。国外广泛采用在345kV及以下主负荷侧补偿,国内以在66kV及以下三次侧补偿为主。在主负荷侧补偿的优点是直接补偿、效果好,并可使主变压器结构简化、造价降低、提高输送功率。
5、产品外观上的差距。国产电容器普遍存在着造型不够美观、加工工艺粗糙、焊接和防腐涂层质量差等明显差距。
1.中频电炉过电压:
1.1 炉衬偏厚:
导致负载变高,功率变小,电容器电压波动增大。
1.2起炉过快:
在出钢后起炉短时间内,炉膛内没有钢水,炉料之间的短路放电,造成频率电流的闪动,负载谐振点漂移幅度大,容易造成短时的逆变角度过大,逆变电压瞬间升高
1.3 炉料太差:
在起炉后的一段时间内,电流和频率很低,直流电抗的能量连续给电容充电。若负载变轻后,电容器的低频振荡增大,容易造成电容器单方向过电压。
为什么电容器变薄了,静电容量却反而增加了呢?
1.电容器变薄但静电容量却反而增加的理由
根据数学表达式C=ε×S/d,增大电容器静电容量的方法有如下3种:
①增大ε(介电常数)
②增大1S (电极面积)
③减小d (电介质厚度)
关于此处的①②,很容易形象直观地进行想象,但是关于③却相反,总觉得厚的电介质能够积聚很多的电荷,但事实并非如此。这是因为电荷是积聚在两个电极上的, 而不是积聚在电介质中。首先,我将在使大家了解上述要点的基础上对如何推导出计算公式进行说明。b)充满有害气体的环境(硫化物、h2so3、hno2、cl2、氨水等)。以下,我将罗列枯燥无味的数学公式,敬请谅解。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