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物联网的技术正在朝5个方向发展
1、终端智能化
包括底层传感器设备自身向着微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及工业控制系统的开放逐渐扩大,使得工业控制系统与各种业务系统的协作成为可能。
2、联接泛在化
工业控制通信网络经历了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工业无线等多种工业通信网络技术,将监控设备与系统, 同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器、 变送器、执行器、 伺服驱动器、运动
5g工业互联网平台应用
工业物联网的技术正在朝5个方向发展
1、终端智能化
包括底层传感器设备自身向着微型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及工业控制系统的开放逐渐扩大,使得工业控制系统与各种业务系统的协作成为可能。
2、联接泛在化
工业控制通信网络经历了现场总线、工业以太网和工业无线等多种工业通信网络技术,将监控设备与系统, 同生产现场的各种传感器、 变送器、执行器、 伺服驱动器、运动控制器,甚至CNC数控机床、工业机器人和成套生产线等生产装备连接起来。
3、计算边缘化
数据不用再传到遥远的云端,更适合实时的数据分析和智能化处理,具有安全、快捷、易于管理等优势, 能更好地支撑本地业务的实时智能化处理与执行,满足网络的实时需求。
4、网络扁平化
工业物联网的体系架构正在简化,系统性能将得到进一步提升的同时降低软件维护成本。建立网络扁平化技术体系,使信息在真实世界和虚拟空间之间智能化流动,实现对生产制造的实时控制、准确管理和科学决策。
5、服务平台化
工业物联网平台面临着连接设备量巨大、应用环境复杂、用户多元化等问题。提升连接灵活、扩展用户规模、应用开发的简易友好,根据用户实际需求提供设备远程管理、预防性维护和故障诊断等服务。
工业互联网平台概述
工业互联网(Industry Internet)的概念较早由GE于2012年提出。随后,GE联合IBM、思科、英特尔和AT&T组建了工业互联网联盟(Industry InternetConsortium,IIC),将这个概念大力推广开来。IIC指出,工业互联网就是物联网、机器、计算机和人员的互联网络,它通过使用高等级数据分析驱动业务转型,实现智能工业运营,体现了工业生态体系。2015年6月,IIC发布了工业互联网参考架构(Industrial Internet Reference Architecture,IIRA)。这为工业互联网系统的各要素及相互关系提供了通用语言,为工业互联网的落地提供了框架性指导。
工业互联网作为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数字化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的产物,通过实现人、机、物的全方面互联,构建起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全方面连接的新型工业制造和服务体系,成为支撑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基础设施,对未来的工业发展将产生全方面、深层次、革命性影响。而工业互联网平台是贯穿落实工业互联网概念的商业化软件平台,其本质是在传统工业云平台的基础上叠加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构建准确、实时的数据采集体系,建设包括存储、集成、访问分析和管理功能的使能平台,实现工业技术、经验知识模型化软件复用化,以工业App的形式为制造企业提供各类应用,形成资源富集、多方参与、合作共赢、协同演进的制造业生态。
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制造业智能化水平进一步提升
工业互联网平台赋予每个终端通讯的能力,并通过“云+端”的方式将离散分布的设备连接在一起,使机器与机器、机器与人、人与人之间实现全方面连接交互。这种交互融合了智能硬件、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单个节点或部分领域的智能控制延伸至生产的全过程,促使制造模式由自动化进一步向智能化转变,无人工干预的机器自组织、自适应生产逐渐成为现实,智能工厂、智能服务等模式应运而生。智能化的生产模式将为客户很高的效率地提供符合个性化需求的高质量定制产品,使大规模个性化、定制化的生产成为可能。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