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储压式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广东振兴消防设备有限公司产品除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领域外,更多次应用在电力、电信、档案、控制中心、广播电视中心等高i价值的重要工程及政1府机关、金融机构等重要部门。
一般规定
1.防护区和灭火剂贮瓶间设置条件与设计相符。
2 系统组件与主要材料,其品种、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3 系统所需的预埋件和孔洞符合设计要求
4.2MPa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设备制造厂家
外储压式管网七氟丙烷气体灭火系统——广东振兴消防设备有限公司产品除广泛应用于高层建筑领域外,更多次应用在电力、电信、档案、控制中心、广播电视中心等高i价值的重要工程及政1府机关、金融机构等重要部门。
一般规定
1.防护区和灭火剂贮瓶间设置条件与设计相符。
2 系统组件与主要材料,其品种、规格、型号符合设计要求。
3 系统所需的预埋件和孔洞符合设计要求。
4 在气体灭火系统施工前对系统组件进行下列检查:
5 外观检查其无明显变形、损伤,表面涂层完好,接口螺纹和法兰密封面无损伤。
6 选择阀、钢瓶、单向阀、高压软管、阀驱动装置中的气体单向阀要具备水压和严密性试验的试验报告。
7 气体灭火系统的安装严格按设计施工图纸和相应的技术文件进行,不得随意更改,以确保每个喷嘴喷出的药剂符合设计的流量、压力及喷射时间。当需要进行修改时,须经原设计单位同意。
欢迎来电振兴咨询更多信息。4.2MPa管网式七氟丙烷气体灭火设备制造厂家
备压式七氟丙烷建议和解决方案。
(1)通过降低充装密度来提高输送距离将导致工程投资的显著增加,因此备压七氟丙烷的应用将呈性增长。此外,《气体灭火系统设计规范》已实施多年,许多制造商对备压七氟丙烷的管道流动特性做了大量工作,积累了大量的试验数据,为备压七氟丙烷系统标准的编制提供了良好的技术条件。因此,应尽快引入相关的设计标准。
(2)由于备压七氟丙烷系统灭火剂在管道中的流动是单流,灭火剂中没有溶解氮,因此灭火剂在流动过程中不会随着压力的降低而逐渐释放氮气。同一喷嘴的喷射效率较高。可参照卤代烷1211设计规范,喷嘴的低喷射压力仅为饱和蒸汽压力增加一定的安全系数。
(3)初始火灾控制是灭火的关键。同时,灭火剂喷洒得越早,灭火过程中产生的HF浓度越低。因此,有必要规定从容器阀流出到喷嘴喷洒灭火剂的时间,如10秒。或者规定灭火剂管道的输送距离,以限制灭火剂从容器阀流出到喷嘴的时间。
(4)由于储压七氟丙烷系统中储存的灭火剂远高于储压七氟丙烷单容器中储存的灭火剂,小保护区喷洒浓度过高,为防止对保护区人员造成伤害,喷洒过高浓度灭火剂也是浪费,可考虑:,组合分配系统不再保护小保护区,这些小保护区采用预设灭火装置保护,节省启动装置、选择阀、管网和安装成本。
杆棒跳楼 自救新招
“杆棒跳楼法” 它只要一根结实的比人稍长的杆棒就行,木棒、竹杆、铁棍、钢管均可,如有条件,杆棒两头应捆上重物(没有捆也可用) 下跳下时,人应将杆棒双手抱住,双腿夹住,两叉扣住,如爬竹杆一样,头与手的上部,脚的下部务必留出一段,两头约50厘米。由于约80%的跳楼者坠地时不是头着地,就是脚碰地,因此,抱杆跳楼者大多数是杆棒先撞地,这种“硬碰硬”自然可以大大减轻身体的伤害程度。
既已逃生 勿念财物
正当起火建筑物被烈火或浓烟弥漫时,有些人刚刚疏散出来试图重返去灭火或找家人和抢救财产,结果成了人财两空。在火灾的发展阶段,当你重返建筑物时,也许正巧遇上可燃物发生“轰燃”,这时再次逃生的希望很小。即使火灾被扑灭也要慎重,有风吹,还会发生复燃现象,仍会遇上危险难以逃生。
灭火剂储存装置安装
1.同一规格的灭火剂储存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20mm;同一规格的驱动气体储瓶容器,其高度差不宜超过10mm。
2.灭火剂储存装置安装后,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低压二氧化碳灭火系统的安全阀应通过的泄压管接到室外。
3.储存装置上压力计、液位计、称重显示装置的安装位置应便于人员观察和操作。
4.储存容器的支、框架应固定牢靠,并应做防腐处理。
5.储存容器宜涂红色油漆,正面应标明设计规定的灭火剂名称和储存容器的编号。
6.安装集流管前应检查内腔,确保清洁。
7.集流管上的泄压装置的泄压方向不应朝向操作面。
8.连接储存容器与集流管间的单向阀的流向指示箭头应指向介质流动方向。
9.集流管应固定在支、框架上。支、框架应固定牢靠,并做防腐处理。
10.集流管外表面宜涂红色油漆。
二、选择阀安装
1.选择阀操作手柄应安装在操作面一侧,当安装高度超过1.7m时应采取便于操作的措施。
2.采用螺纹连接的选择阀,其与管网连接处宜采用活接。
3.选择阀的流向指示箭头应指向介质流动方向。
4.选择阀上应设置标明防护区或保护对象名称或编号的性标志牌,并应便于观察。
三、阀驱动装置安装
1.拉索式机械驱动装置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拉索除必要外露部分外,应采用经内外防腐处理的钢管防护。
2)拉索转弯处应采用导向滑轮。
3)拉索末端拉手应设在的保护盒内。
4)拉索套管和保护盒应固定牢靠。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