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混凝土支护的施工特点是既不用模板,又将混凝土的输送、灌筑和振捣等合为一道工序,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
(1)干式喷射的工艺较简单,目前运用较广,它是先将水泥、砂、石按一定比例(通常为1:2:2)和速凝剂干拌均匀后装入的喷射机,在压缩空气推动下,将干拌料沿料管连续地输送至喷,再在喷的后部与从水管经水环射出的高压水混合,然后高速喷射到岩面,凝结硬化而成。
(2)湿式
基坑喷锚支护
喷射混凝土支护的施工特点是既不用模板,又将混凝土的输送、灌筑和振捣等合为一道工序,操作简单,施工速度快。
(1)干式喷射的工艺较简单,目前运用较广,它是先将水泥、砂、石按一定比例(通常为1:2:2)和速凝剂干拌均匀后装入的喷射机,在压缩空气推动下,将干拌料沿料管连续地输送至喷,再在喷的后部与从水管经水环射出的高压水混合,然后高速喷射到岩面,凝结硬化而成。
(2)湿式喷射的工艺则不同,是将原材料湿拌均匀后装入喷射机,用液态的速凝剂借压缩空气通过另设的管道喷出,在喷后部与湿料混合。为了减轻操作喷的劳动强度透纳乒ぷ魈跫延杏糜诖蟆⒅小⑿《厦娴母髦掷嘈团缟浠炷机械手。
速凝剂的掺量为水泥重量的2.5~4%,过多会严重影响混凝土的后期强度。在使用般应作速凝效果的试验,以确定掺量;有时可以不加速凝剂。水灰比与普通混凝土不同,一般以在0.4~0.5之间为好。过大则喷射面上会出现流淌或滑移现象;过小则料束分散,回弹增多,喷射面上出现干斑,影响混凝土的密实性。水灰比适当时,混凝土表面略现光泽且不流淌。
因喷射混凝土的水泥用量较多,凝结硬化速度快,为使混凝土强度均匀增长,防止收缩开裂,必须加强养护工作。在混凝土喷完后2~4小时内,即应开始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0~14天。
喷锚支护
控制加固范围
1.按设计要求,严格控制小导管的长度、开孔率、安设角度和方向。(长孔角向)
2.小导管的尾部必须设置封堵孔,防止漏浆。
主要材料要求
管棚所用钢管一般选用直径70~180mm,壁厚4~8mm无缝钢管。管节长度视工程具体情况而定,一般情况下短管棚采用的钢管每节长小于10m,长管棚采用的钢管每节长大于10m,或可采用出厂长度。(小导管直径30~50mm、长度3~5m)
(1)水泥砂浆主要成分为P.O42.5级及以上的硅酸盐水泥,水泥砂浆宜采用中砂或粗砂;外加剂应视不同地层选用;配比应根据工程土质条件,经试验确定。
1、施工技术要点
(1)施工工艺流程:(小导管、管棚:钻→擦→注→封 地表锚杆:钻→注→擦→封)
(2)测放孔位→钻机就位→水平钻孔→压入钢管→注浆(向钢管内或管周围土体)→封口→开挖。
(3)管棚一般是沿地下工程断面周边的一部分或全部,以一定的间距环向布设,形成钢管棚护,沿周边布设的长度及形状主要取决于地形、地层、地中或地面及周围建筑物的状况,有帽形、方形、一字形及拱形等。
(4)管棚钢管环向布设间距对防止上方土体坍落及松弛有很大影响,施工中须根据结构埋深、地层情况、周围结构物状况等选择合理间距。一般采用的间距为2.0~2.5倍的钢管直径(小导管间距一般100~150,环向300~500)。纵向两组管棚搭接的长度应大于3m(小导管纵向搭接1m)。在铁路、公路正下方施工时,要采用刚度大的钢管连续布设。(公铁连续)
喷射混凝上的水泥含量较高而水灰比较低,抗渗性能较高,几乎无施工缝使得喷层间粘结较好,因此具有较高的密封性能。而且与普通混凝土相比,喷射混凝土不透水性更好,这样能防止岩体受到潮湿空气或地下水的侵蚀及由此产生的潮解和变质,维持了围岩原有的强度。喷射混凝土还可以阻止断层或节理间填充物的流失,维持节理间的摩擦力。此外,喷层还可以防止具有腐蚀性的化学气体并可以提高岩体的抗冻性能。
大量工程实践统计显示,与传统的现浇混凝土支护相比,喷锚支护的厚度可减小1/2—2/3,岩石开挖量可以节省10%—15%,支护速度可以提高2~4倍,劳动力可节省一半,模板可节约混凝土可节省一半,整个支护成本可节约40%左右。因此,喷锚支护还具有良好的经济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