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碳棒通常是以98碳化硅为基本元老,通过加入碳黑或者石墨,经过科学的配比以后挤压成型,然后在高温窑炉中焙烧而成,硅碳棒是目前陶瓷行业、耐火材料行业、磁性材料行业的窑具加热元件,也是取代传统的煤炭、等加热窑炉的主要产品。碳化硅是由美国人艾奇逊在1891年电熔金刚石实验时,在实验室偶然发现的一种碳化物,当时误认为是金刚石的混合体,故取名金刚砂,1893年艾奇逊研究出来了
碳化硅砖常年回收
硅碳棒通常是以98碳化硅为基本元老,通过加入碳黑或者石墨,经过科学的配比以后挤压成型,然后在高温窑炉中焙烧而成,硅碳棒是目前陶瓷行业、耐火材料行业、磁性材料行业的窑具加热元件,也是取代传统的煤炭、等加热窑炉的主要产品。碳化硅是由美国人艾奇逊在1891年电熔金刚石实验时,在实验室偶然发现的一种碳化物,当时误认为是金刚石的混合体,故取名金刚砂,1893年艾奇逊研究出来了工业冶炼碳化硅的方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艾奇逊炉,一直沿用至今,以碳质材料为炉芯体的电阻炉,通电加热石英SiO2和碳的混合物生成碳化硅。
碳化硅形成的特点是不通过液相,其过程是,约从1700摄氏度开始,碳质原料由砂粒变为熔体,进而变为蒸汽;二氧化硅熔体和蒸汽钻进碳质材料的气孔,渗入碳的颗粒,发生生成SiC的反应;温度升高至1700-1900摄氏度时,生产β-SiC;温度进一步升高至1900-2000摄氏度时,细小的β-SiC转变成α-SiC,α-SiC晶粒逐渐长大和密实;炉温再升至2500摄氏度左右,SiC开始分解变为硅蒸汽和石墨。

无论在生产绿色或黑色碳化硅时所得到的无定形物,主要由细结品碳化硅和类似碳素材料的碳化硅假品所构成,并带有为数不多的石墨隔层和夹杂物。在与绿色碳化硅伴生的无定形物中,SiC的晶体有时含有细小的铁合金夹杂。对于和黑色碳化硅伴生的无定形物来说,则它的特点是在SiC的晶体上有稀少的结瘤,这些结瘤是一氧化铝的针伏集合体和无色或带黄色的晶体。在炼制绿色碳化硅的炉中,无定形物中的硅化硅结晶得比较粗大一些,而其中碳化硅晶体的含量大大地超过了碳化硅结晶的今量;在炼制黑色碳化硅的炉中,则在无定形物中占多数的是类似碳紊材料的碳化硅结晶。

碳化硅至少有70种结晶型态
从颗粒尺寸来说碳化硅微粉的颗粒一般为亚微米级,而碳化硅磨粉粉则根据不同的用途有很大的尺寸范围。金刚砂的晶体也同金刚石一样,在光照下,它可以发生各种折射,发出耀眼的光辉。金刚砂的硬度达到莫氏9度(金刚石为10度),所以它也是世界上硬度大的材料之一。碳化硅至少有70种结晶型态。α-碳化硅为比较常见的一种同质异晶物,在高于2000°C高温下形成,具有六角晶系结晶构造(似纤维锌矿)。β-碳化硅,立方晶系结构,与钻石相似,则在2000°C生成。虽然在异相触媒担体的应用上,因其具有比α型态更高之单位表面积而引人注目,但直至今日,此型态尚未有商业上之应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