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应配备校园急救设施设备,有条件的试点学校逐步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教育,培训教职员工及学生。
1发文:各类学校加快配置AED
早在今年5月7日,和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红十字会和门要积极推广在学校配备急救箱、AED等急救设备,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加大教职员
进口飞利浦耗材
为提高校园应急救护能力,应配备校园急救设施设备,有条件的试点学校逐步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开展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教育,培训教职员工及学生。
1发文:各类学校加快配置AED
早在今年5月7日,和红十字会总会办公室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推进学校应急救护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各地红十字会和门要积极推广在学校配备急救箱、AED等急救设备,推进学生应急救护知识技能普及,加大教职员工救护培训力度。
急救知识、急救设施、急救培训
二、配备校园急救设施试点学校要参照有关学校卫生工作标准、校园急救设施设备配备标准等,结合学校规模、环境、地势、交通、建筑等实际情况,配备足用、实用、适用的校园急救设施设备。鼓励有条件的试点学校逐步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
三、开展应急救护培训各地要积极会同红十字会、急救中心等部门,重点培训试点学校校医、体育与健康课教师、班主任等教职员工,鼓励支持师生通过应急救护培训取得相关证书。对取得救护员证书的人员开展救护师资培训,培训合格的师资在军训期间等对学生进行防灾避险知识普及培训。
千亿市场无人问津?摆在AED普及面前的三道难关
AED单价高、需求广、政策推动力度大、生产难度低,在这个领域里的生产企业,国内较的有迈瑞医疗、久心医疗、维伟思医疗等,竞争并不激烈。但摆在AED普及面前的,是布设成本、维护费用、广泛培训这三道门槛。
01 | 社会急需,谁来出钱?
02 | 责任主体不明确,白送也没人要
03 | 谁布置谁负责,谁会愿意?
04 | 多样化模式解决布设难题
AED设备本身需要定期维护,保证在紧急状况下立刻能使用,这给地铁等机构带来无形的压力。万一配置了AED,却因为疏于维护而导致抢救失败,这笔账该怎么算?“不理解、嫌麻烦、怕担责”,这是各地对待AED的常态。 即使有了免费AED,要让它能正常发挥作用,竟比花钱还要难。 2021年,青海省在当地红十字会的推动下,以招标的方式采购了25台AED。这是青海省次配置AED,钱来自红十字会募集的善款。 青海省红十字会相关负责人史海勇表示“我们的资金很有限。计划是在十四五期间完成100台的投放任务,但手里的钱一年只够买25台。平时还有救灾任务、大病救助、助学等等事项要花钱。” 买完之后,人员培训等工作都是红十字会的活,没有其他部门来帮忙。 各部门对AED配置事项并非毫无感知。青海省招采处工作人员在谈及这件事时感到委屈:“AED的布设不在我们考虑范围内,主要是这个工作没有政策依据。我们是按照赋予的职责来做事情的。” 就此,健识局联系了青海省卫健委、青海省医保局等部门,没人能确切回答当地城市急救体系的由哪一方来负责,对于AED的布局更是无法细谈。 “我们还是会继续采购AED。” 史海勇能确定的只有这一点。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