蛙类是冷血变温动物,当外界环境温度降到当水温降到6℃~12℃时开端冬眠,进入冬眠后,蛙类体温随之降低,埋伏在水底或洞穴中不进食,依托皮肤呼吸水中的溶氧和体内蓄积的养料来维持卑微的新陈代谢。
在进入冬眠前的一个月,不论是幼蛙、成蛙还是种蛙,要保证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以起到增强体质和贮备冬眠所需营养物质的作用。这样既增加了蛙类越冬期间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又提高了蛙类的抗寒能力,使其安全越冬,提
牛蛙养殖条件
蛙类是冷血变温动物,当外界环境温度降到当水温降到6℃~12℃时开端冬眠,进入冬眠后,蛙类体温随之降低,埋伏在水底或洞穴中不进食,依托皮肤呼吸水中的溶氧和体内蓄积的养料来维持卑微的新陈代谢。
在进入冬眠前的一个月,不论是幼蛙、成蛙还是种蛙,要保证有足够的能量储备,以起到增强体质和贮备冬眠所需营养物质的作用。这样既增加了蛙类越冬期间维持体温的能量来源,又提高了蛙类的抗寒能力,使其安全越冬,提高存活率。
每一季养殖放苗前准备工作有:
清塘:上一季养殖结束后清理旧池,曝晒阳光。
蓄水:放苗前蓄水池和苗池加满水,补休漏水处。
消毒:池水添加惠金碘(3~5ppm)消毒,消毒时停止进水2小时,然后保持细小流水,维持水位不下降。放苗后的例行性消毒可用惠金碘、养殖安、新威特、超醛,用于水中及陆地消毒。
水质优化:消毒后池水加入水易修、益藻安105,使池中有益藻类增多并且内合之活菌也能抑制有害菌的增多,有益蝌蚪生长。

牛蛙生长前期(10~20天):虽然这一期间蝌蚪的消化功能仍不够强大,但发育迅速,需要充足的营养,所以这一时期也是影响蝌蚪存活率的关键时期。在饲料上必须补充饵料,并在日常饲粮中添加蛙多维,以满足其生长发育日常所需。 同时在投喂过程中必须注意保持清爽的水质,及时处理残饵及粪便,同时使用益底净103。
蝌蚪的生长中期(20~50天):此时期开始初步进行饵料驯化,确保蝌蚪从以植物性饵料为主转变为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可在饲料中添加蝌蚪安有利于蝌蚪消化与吸收饲料中的营养物质。管理上同样需要保证水质,可使用益水宝102与益底净103。
牛蛙越冬期间,不吃不动,处于休眠状态,代谢水平很低,消耗能量很少。若环境喧嚣或人为干扰,会引起越冬牛蛙的不适或迁移,则会使代谢水平升高,能量消耗增加,体重明显减轻,严重时甚至发病失活。除必要的注水、换水和洒水外,一般不要惊吓干扰牛蛙。适量投喂饲料,牛蛙在越冬时为维持生命要消耗大量的能量,越冬前0.5一1个月左右,要给牛蛙多喂脂肪、蛋白质含量丰富的动物性饲料,使牛蛙在越冬前积累较多的脂肪等,提高对严寒的抵抗能力,以利安全越冬。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