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腐蚀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1、介质成分和浓度:浓度差,例如在盐酸中,平均浓度越大,腐蚀越严重。碳钢和不锈钢在50%硫酸中腐蚀严重。当浓度增加到60%时,腐蚀会减少。
2、杂质有害杂质包括氯化物、氨和硫、化物离子等。这些杂质在某些环境下会导致严重腐蚀。
3、腐蚀是温度升高时的化学反应。当温度升高10时,腐蚀速率约为1~3倍,但也有一
管壳式换热机组价格
影响管壳式换热器管板腐蚀的重要因素是什么?
1、介质成分和浓度:浓度差,例如在盐酸中,平均浓度越大,腐蚀越严重。碳钢和不锈钢在50%硫酸中腐蚀严重。当浓度增加到60%时,腐蚀会减少。
2、杂质有害杂质包括氯化物、氨和硫、化物离子等。这些杂质在某些环境下会导致严重腐蚀。
3、腐蚀是温度升高时的化学反应。当温度升高10时,腐蚀速率约为1~3倍,但也有一些例外。
4、 ph值:一般ph值越小,金属腐蚀越大。 5、流速:在大多数环境下,下列管式换热器的流速越高,腐蚀越大。
那么如何减缓管壳式换热器的腐蚀速度,延长其使用寿命呢?根本方法是用耐腐蚀材料代替。现在市场行的耐腐蚀管壳式换热器都是用氟塑料制成的。经研究,使用该材料的换热器可减少腐蚀对设备的损坏,延长使用寿命5~10年。

管壳式换热器由于管内外流体的温度不同,因之换热器的壳体与管束的温度也不同。如果两温度相差很大,换热器内将产生很大热应力,导致管子弯曲、断裂,或从管板上拉脱。因此,当管束与壳体温度差超过50℃时,需采取适当补偿措施,以消除或减少热应力。根据所采用的补偿措施,管壳式换热器可分为以下几种主要类型:
①固定管板式换热器管束两端的管板与壳体联成一体,结构简单,但只适用于冷热流体温度差不大,且壳程不需机械清洗时的换热操作。当温度差稍大而壳程压力又不太高时,可在壳体上安装有弹性的补偿圈,以减小热应力。
②浮头式换热器管束一端的管板可自由浮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且整个管束可从壳体中抽出,便于机械清洗和检修。浮头式换热器的应用较广,但结构比较复杂,造价较高。
③ U型管式换热器 每根换热管皆弯成U形,两端分别固定在同一管板上下两区,借助于管箱内的隔板分成进出口两室。此种换热器完全消除了热应力,结构比浮头式简单,但管程不易清洗。
④涡流热膜换热器涡流热膜换热器采用新的涡流热膜传热技术,通过改变流体运动状态来增加传热效果,当介质经过涡流管表面时,强力冲刷管子表面,从而提高换热。高可达10000W/m2℃。同时这种结构实现了耐腐蚀、耐高温、耐高压、防结垢功能。其它类型的换热器的流体通道为固定方向流形式,在换热管表面形成绕流,对流换热系数降低。
管壳式换热器特点
播报1.节能,该换热器传热系数为6000-8000W/m2.0C。2.全不锈钢制作,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以上。3.改层流为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热阻。4.换热速度快,耐高温(400℃),耐高压(2.5Mpa)。5.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节约土建投资。6.设计灵活,规格,实用针对性强,节约资金。7.应用条件广泛,适用较大的压力、温度范围和多种介质热交换。8.维护费用低,易操作,清垢周期长,清洗方便。9.采用纳米热膜技术,显著增大传热系数。10.应用领域广阔,可广泛用于热电、厂矿、石油化工、城市集中供热、食品、能源电子、机械轻工等领域。11.传热管采用外表面轧制翅片的铜管,导热系数高,换热面积大。12.导流板引导壳程流体在换热器内呈折线形连续流动,导流板间距可根据流速进行调节,结构坚固,能满足大流量甚至超大流量、脉动频率高的壳程流体换热。13.当壳程流体为油液时,适用于粘度低和较清洁的油液换热。
管壳式换热器被腐蚀的主要因素分析
管壳式换热器是利用冷、热流体交替流经蓄热室中的蓄热体(填料)表面,从而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间壁容积式换热器的冷、热流体被固体间壁隔开,并通过间壁进行热量交换的设备,因此又称表面式换热器。影响列管换热器管板腐蚀的主要因素有:
1、介质成分和浓度:浓度的影响不一,例如在盐酸中,一般浓度越大腐蚀越严重。碳钢和不锈钢在浓度为百分之五十左右的硫酸中腐蚀很严重,而当浓度增加到百分之六十以上时,腐蚀反而急剧下降;
2、杂质:有害杂质包括氯离子、硫离子、离子、氨离子等,这些杂质在某些情况下会引起严重腐蚀;
3、温度:腐蚀是一种化学反应,温度每上升 10℃,腐蚀速度约增加1~3倍,但也有例外;
4、ph值:一般ph值越小,金属的腐蚀越大。列管式换热器因此应用很普遍,它虽在热效率、紧凑性、金属消耗量等方面都没有板式的好,但它却具有结构坚固、牢靠程度高、适应性很强、材料使用广等特点,因此成为石油、化工生产中,尤是高温、高压和大型设备的主要结构形式。
5、流速:多数情况下的流速越大,腐蚀也越大。因此列管换热器成为石油、化工生产中,尤是高温、高压和大型设备的主要结构形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