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人员的培训
(1)技术的巩固:社区调查结果显示,经培训的非急救人员,如果从未实践救治过脏骤停患者,几年后就会忘记所学的技术操作。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办法以保证现场急救人员掌握并年记BLS和AED技术。建议要经常进行模拟练习,如在心脏骤停模型上使用AED。
(2)训练的次数:通常3~6个月训练1次,这样的时间安排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保持长期不忘成功的办法是让复苏人员定期经常性地
AEDZOLL批发
急救人员的培训
(1)技术的巩固:社区调查结果显示,经培训的非急救人员,如果从未实践救治过脏骤停患者,几年后就会忘记所学的技术操作。因此,必须采取合适的办法以保证现场急救人员掌握并年记BLS和AED技术。建议要经常进行模拟练习,如在心脏骤停模型上使用AED。
(2)训练的次数:通常3~6个月训练1次,这样的时间安排效果比较令人满意。保持长期不忘成功的办法是让复苏人员定期经常性地检查仪器,具体内容包括:检查除颤器的各个组成部分和开关,在心中回顾如有患者发生心脏骤停后应进行操作的步骤。AHA和ECC和国际小组提倡,每6个月进行1次技术回顾和演练,要求必须在预计时间内赶到现场并履行职责。一般应在4~5分钟内赶到现场并完成除颤,取AED仪的时间不能超过15分钟。
社区/家庭的AED布置才能终完善心脏骤停解决方案
早在2020年,深圳市应急管理局就公布《深圳市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其中基础版医疗部分提出,家庭应常备急救包。在扩充版的应急工具中,提出要备有AED。 2020年,广东省应急管理厅起草的《广东省家庭应急物资储备建议清单》中,“救命神器”AED也出现。
急救知识、急救设施、急救培训
本次试点工作首批拟组织150所高中和高校参与,在校园内配备相关急救设施设备与物品,并对学校教师、学生进行急救知识教育和技能培训,推动各级各类学校强化急救教育。
本次试点工作的三项重点任务是:
一、普及校园急救知识
建立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以主题教育为重要载体、以日常教育为基础的急救教育推进机制。结合学校实际,加强对校园紧急救护、创伤救护及突发事件的应急救护知识普及教育,鼓励高校开设应急救护相关课程并纳入学分管理。
2022年1月份的深圳,仅仅3天的时间,AED成功施救2人,深圳AED成功救人的数据由2021年12月31日的38人刷新到了40人!
毫不夸张的说,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对于心源性猝死患者来说往往就是跨越生死的分水岭,在一幕幕教科书式的急救场景中它屡显神威。
2022年1月份的深圳,仅仅3天的时间,AED成功施救2人,深圳AED成功救人的数据由2021年12月31日的38人刷新到了40人!
毫不夸张的说,被誉为“救命神器”的AED对于心源性猝死患者来说往往就是跨越生死的分水岭,在一幕幕教科书式的急救场景中它屡显神威。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