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刚刚起步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填埋场、堆放场进行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降水淋洗和冲刷、地表水和地下水得浸没而形成一种含有高浓度悬浮物、高浓度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主要来源是:
(1)现场填埋自然降水;
(2)垃圾本身含有水分;
(3)使微生物厌氧分解。
由于渗滤液成分复杂,其渗滤液中各种物质含量随填埋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很大。20世纪80年代
气态膜法脱氨
垃圾渗滤液处理工程刚刚起步
垃圾渗滤液是指垃圾在填埋场、堆放场进行厌氧发酵、有机物分解、降水淋洗和冲刷、地表水和地下水得浸没而形成一种含有高浓度悬浮物、高浓度有机或无机成分的液体,主要来源是:
(1)现场填埋自然降水;
(2)垃圾本身含有水分;
(3)使微生物厌氧分解。
由于渗滤液成分复杂,其渗滤液中各种物质含量随填埋时间的不同而变化很大。20世纪80年代,卫生填埋场的建设才刚刚起步,渗滤液处理工程刚刚起步。目前垃圾渗滤液的处理技术主要分为物化、生物、土地三个方面。
氨氮废水自流至脱氨塔进一步处理
在对企业生产车间的氨氮废水进行自流至污水调节池进行水质水量调整后,定量泵入污水收集池,收集池内通过投加石灰或液碱,将废水的酸碱度调整到适合于氨分离的pH值,然后将废水自流至脱氨塔进一步处理,使氨氮(NH3-N≤15mg/L)达标排放,同时采用脱氨助剂定量投加,使其与废水充分混合,加快废水中游离NH3的转化和生成。经过后续处理,处理后的废水若有其它污染物达标排放,若无其他污染物则可直接排放。因分离出的NH3气相浓度较高,需作进一步处理。

用吹脱-缺氧
用吹脱-缺氧-好氧工艺处理含氨氮的高浓度垃圾渗滤液。以pH=95为吹脱条件,以吹脱时间12h进行控制,吹脱预处理可以去除60%以上的废水中的氨氮,再进行缺氧-好氧生物处理,氨氮去除率可达90%以上(从1400mg/L降到19.4mg/L),COD去除率可达19.4mg/L。采用石灰絮凝沉淀+空气吹脱作为预处理方法,改善了渗滤液的可生化性,并在后续的好氧生化处理池中添加了吸附剂(粉末状活性炭和沸石),结果表明,在0~5g/L范围内,吸附剂COD和氨氮的去除效率均随着吸附剂浓度的增加而提高。对氨氮的去除效果比活性炭好得多。原水氨氮浓度在2000mg/L时,进水氨氦的容积负荷为2.0kg/m3/m3。(d)氨氮去除率在99%以上,且系统较稳定。活性污泥在反应器中的比硝化率在半年内基本稳定在0.36/d左右。用强氧化剂直接将氨氮氧化为氮气而脱除的方法。折点加氯法是利用水中的氨与反应产生氨气脱氨,此方法也可起到杀菌作用。高浓度的游离氨和盐氮可抑制生物脱氮。该工艺可防止微生物流失,提高污泥浓度及生化处理的容量负荷,保证出水水质稳定。为了克服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工业废水存在的不足,对氨氮吹脱塔结构及填料进行改进和优化,研制出新型循环再生复合酸氨吸,实现废水中氨的资源化。

亚硝玻型和型脱氮法对低氮比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脱氮效果对比
近几年来,国内外出现了一些全新的脱氮法,为高浓度氨氮废水处理提供了新的途径。它主要包括短程硝化反硝化,好氧反硝化和厌氧氨氧化。脱氮主要采用生物硝化反硝化。因为氨氮氧化过程需要大量的氧气,曝气成本就成了脱氮过程的主要开销。短时间的硝化反硝化(即把氨氮氧化为亚氮进行反硝化),既能节省氨氧化需氧量,又能节省反硝化所需的炭源。采用亚硝玻型和型脱氮法对低氮比高浓度氨氮废水进行了脱氮效果对比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型脱氮法可以显著提高脱氮效率,氨氮和硝态氮负荷几乎可以提高一倍。pH、氨氮浓度等因素对脱氮方式也有重要影响。该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法相比,氨氮负荷较高,在C/N值较低的情况下,脱TN效果更好。该工艺与传统生物脱氮法相比,氨氮负荷较高,在C/N值较低的情况下,脱TN效果更好。随着溶解氧浓度的降低,硝化反应速率下降,反硝化反应速率上升,硝化反应速率降低。N2O是一种温室气体,在反硝化过程中会产生新的污染物,相关机理的研究还不够深入,许多工艺尚处于实验室研究阶段,需要进一步研究,以便在实际工程中得到有效应用。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