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沟设计为了排出井下涌水和其他污水,设计巷道断面时应根据矿井生产时通过该巷道的排水量设计水沟。水沟通常布置在人行道一侧,并尽量少穿越运输线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将水沟布置在巷道中间或非人行道一侧。平巷水沟坡度可取0.3%~0.5%,或与巷道的坡度相同,但不应小于3.5%,以利水流畅通。运输大巷的水沟可用混凝土浇筑,也可把钢筋混凝土预制成构件,然后送到井下铺设。采区中间巷的水沟,
检查井井筒批发商
水沟设计为了排出井下涌水和其他污水,设计巷道断面时应根据矿井生产时通过该巷道的排水量设计水沟。水沟通常布置在人行道一侧,并尽量少穿越运输线路。只有在特殊情况下才将水沟布置在巷道中间或非人行道一侧。平巷水沟坡度可取0.3%~0.5%,或与巷道的坡度相同,但不应小于3.5%,以利水流畅通。运输大巷的水沟可用混凝土浇筑,也可把钢筋混凝土预制成构件,然后送到井下铺设。采区中间巷的水沟,可根据巷道底板性质、服务年限长短、排水量大小和运输条件等因素考虑是否需要支护。回采巷道的服务年限短、排水量小,故其水沟不用支护。棚式支架巷道水沟一侧的边缘距棚腿应不小于300mm。为了行人方便,主要运输大巷和倾角小于15°斜巷的水沟应铺放钢筋混凝土预制盖板,盖板顶面应与道渣面齐平。只有在无运输设备的巷道或倾角大于15°的斜巷以及采区中间巷和顺槽才可不设盖板。常用的水沟断面形状,有对称倒梯形、半倒梯形和矩形几种。各种水沟断面尺寸应根据水沟的流量、坡度、支护材料和断面形状等因素确定。
弯曲巷道断面加宽在巷道弯道处,车辆四角要外伸或内移,应将上述安全间隙适当加大,加大值与车箱长度、轴距和弯道半径有关。其加宽值一般外侧为200mm(20t电机车可加宽300mm),内侧为100mm,双轨中线距为300mm。有的设计为了简化计算,内外侧均加宽200mm。巷道除曲线段要全部加宽外,与曲线段相连的两端直线段也需加宽。其加宽长度对于矿车运输巷道建议取1.5~3.5m;电机车通行的巷道,建议加宽3~5m。双轨曲线巷道,两轨道中线距加宽起点也应从直线段开始,用于机车建议加宽5m;用于3t或5t底卸式矿车建议加宽5~7m;用于1t矿车可加宽2m。
按表土土质的结构性质,我国煤田表土层可归纳为以下四类:
(1)松散性土层。主要由砾(卵)石、砂和粉砂等非粘结性土质组成,颗粒间无粘聚力,呈松散状态。土的颗粒愈大,透水性愈好,内摩擦力也愈大,其稳定性也增大。其中细粒砂土,在水量及水压增大时呈流动状态,稳定性很差,称流砂,它是施工中难处理的土层。
(2)粘结性土层。主要由粘土及含砂量少的砂质粘土组成。土层致密,均匀坚硬,塑性强,透水性少,含水量少,稳定性好。
(3)大孔性表土。主要由多孔性黄土组成,大多为粉土颗粒,含有大量胶结物(石盐、石膏、碳酸钙等盐类)。在受水浸湿前,强度较高,压缩性小,能保持直立的边坡;但一遇到水,胶结物松解溶化,土层变软,易于沉陷坍塌而失去稳定性。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