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选择管壳式换热器产品呢?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类型。对管壳式换热器的选用,从结构参数进行考虑如下:
结构参数
1、管程数和壳程型式
管程数有1~12程几种,管程
立式管壳式换热机组制造厂家
怎样选择管壳式换热器产品呢?
管壳式换热器又称列管式换热器,是以封闭在壳体中管束的壁面作为传热面的间壁式换热器。这种换热器结构简单,操作可靠,可用各种结构材料制造,能在高温、高压下使用,是目前应用广泛的类型。对管壳式换热器的选用,从结构参数进行考虑如下:
结构参数
1、管程数和壳程型式
管程数有1~12程几种,管程数增加,管内流速增加,给热系数也随之增加。但会受到压力降的影响,管内流速有一定的限制。水和类似水的溶液流速一般取1~2.5m/s.气体和蒸汽的流速可在8~30m/s之间选取。
2、管的结构参数
为满足允许的压力降,一般推荐选用19mm的管子。对于易结构的物料,为方便清洗,采用外径为25mm的管子。考虑管子的制造难易程度、传热系数以及压力降等因素,管长一般采用4~6m.对于或无相变的换热器可以选用8~9m的管长。管子在管板上的配布主要是正方形配布和三角形配布两种形式。三角形的配布有利于壳程物流的湍流。正方形配布有利于壳程的清洗。
3、壳程折流板
折流板可以改变壳程流体的方向,使其垂直于管束流动,获得较好的传热效果。折流板模式可分为圆缺型折流板、环盘形折流板以及孔式折流板。

管壳式换热器管—管板的连接及失效形式
在石化和化工设备中的换热器系统中, 管壳式换热器以其结构坚固、可靠性高、适应性强等优点在化工生产和使用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但由于其结构的复杂性和使用条件的多样性, 换热器常出现多种形式的失效。从结构上分析, 管束与管板连接处较容易发生失效; 从使用工艺参数分析, 腐蚀应力、温差应力、管束的振荡等均会造成换热器的局部或整体失效。
1.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形式
管子与管板的连接处应保证良好的紧密性, 防止发生连接处泄漏,造成热量与产品的损失,甚至危及人身与设备的安全; 同时应保证能承受一定的轴向力, 避免管子从管板中脱出。管子与管板传统的连接方法是胀接、焊接和胀焊并用。
1.1 胀接
1.1.1 机械滚胀法
使用机械滚胀法连接易使换热管产生过胀或欠胀, 换热管内壁易产生加工硬化。带槽孔或翻边的结构 用于抗拉脱能力与密封性要求较高的场合, 不宜在高温下工作。在温差变化作用下, 胀接处管子的残余应力逐渐消失, 从而降低了密封性与抗拉脱能力, 使换热管与管板的连接失效。其优点是胀接结构比较简单, 便于更换与修补管子, 一般适用条件为压力≤4 MPa, 温度≤300 ℃。
1.1.2 液压胀接
液压胀接时应力分布较均匀, 具有生产率高、劳动强度低、密封性能
好等特点。液压胀接对管孔及开槽的精度要求特别严格。
1.1.3 胀管
利用时的径向力使管子胀紧, 同时利用时的轴向力将残渣抛出管外。
1.2 焊接
焊接法加工简便, 连接强度好, 在高温高压时也能保证连接处的紧密性与抗拉脱能力。当连接处焊接之后,管子与管板中存在的残余热应力与应力集中,可能引起应力腐蚀与疲劳损坏,使管子与管板连接处失效泄漏。因此施焊时需打磨管端, 清理焊接区域的污物,以防止节点污染。

【怎么样分辨板式换热器和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
换热器在使用中根据不同的使用特点分为不同的产品,其中包括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很多人们在购买换热器的时候,并不清楚这两种换热器的区别,所以也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分辨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和板式换热器。
1、首先是结构的不同,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直径可以达到8MM,管道比较粗,比较通畅,不会发生堵塞的现象,而板式换热器的直径只有2-3MM,所以在通畅这块不如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容易发生堵塞。
2、板换的换热系数能达到7000W/㎡·℃,通常在水水换热中能达到3000~4000 W/㎡·℃,在汽水换热中只能达到1000~3000 W/㎡·℃;而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由于结构的特点,使得介质的流速加快,湍流强烈,换热系数能达到14000 W/㎡·℃,通常情况下也能达到5000~9000 W/㎡·℃,换热优势明显。
3、板式换热器的占地面积安装比较小,而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安装面积更小,仅仅是板式换热器的三分之一的大小,而且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比较长,板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在十年左右,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的使用寿命可以达到40年左右,所以使用更加方便。
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是一种换热器,占地面积小,在装置,尤其是老装置改扩建中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投资,而且紧凑的螺旋缠绕结构更有利于设备平面布置。螺旋缠绕管式换热器具有换热充分、冷热端差小的特点,跟板式换热器有很大的区别,大家根据自己的需要进行选购时或者应用时要特别注意。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