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改变密封腔压力。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增加或降低密封腔压力以提。这可以通过抑制蒸发或减少密封件的热负荷实现。
4.清洁工艺液体。如果工艺液体包含不适当的固体颗粒或污染物,则需要清洁密封腔内的液体。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从密封系统外部提供清洁的液体。
5.控制密封件的大气侧。由于工艺液体与大气接触,因此它们可能会变干、结晶或结焦。防止与大气相互作用,以免
单端面机械密封
3.改变密封腔压力。在某些情况下,需要增加或降低密封腔压力以提。这可以通过抑制蒸发或减少密封件的热负荷实现。
4.清洁工艺液体。如果工艺液体包含不适当的固体颗粒或污染物,则需要清洁密封腔内的液体。在极端的情况下,可能还需要从密封系统外部提供清洁的液体。
5.控制密封件的大气侧。由于工艺液体与大气接触,因此它们可能会变干、结晶或结焦。防止与大气相互作用,以免对密封性能产生不利影响,这一点非常重要。
一般来说,当PsV>7.0(MPa.S).(m/s)时,就应采用冲洗措施。对于那些端面温度不高,辅助元件的温度又不超过耐热极限的,一般可不采用冲洗措施。

由于传动轴贯穿在设备内外,这样,轴与设备之间存在一个圆周间隙,设备中的介质通过该间隙向外泄漏,如果设备内压力大气压,则空气向设备内泄漏,因此必须有一个阻止泄漏的轴封装置。轴封的种类很多,由于机械密封具有泄漏量少和寿命长等优点,所以世界上机械密封是在这些设备的轴密封方式。机械密封又叫端面密封,在有关标准中是这样定义的:“由至少一对垂直于旋转轴线的端面在流体压力和补偿机构弹力(或磁力)的作用以及辅助密封的配合下保持贴合并相对滑动而构成的防止流体泄漏的装置。”

易挥发物逸出量控制过去只注意消除看得见的流体泄漏,而不注意看不见的易挥发物逸出量的控制,这样就造成环境污染并对装置和人身有危险性。国外如美国摩擦学会与润滑工程师学会的密封技术制订了SP-30(1994)、SP-32(1990)和SP-33(1991)的带机械密封转动机械、压缩机和螺杆系统的控制易挥发逸出量法规的指南。SP-30分三个阶段实施。其中明确规定阻塞流体和缓冲流体的定义,澄清错误、混淆的概念。阻塞流体是引入双密封之间完全阻塞工艺流体漏到周围环境的流体。阻塞流体的压力总是高于被密封的工艺流体压力。缓冲流体是双密封之间用作润滑剂或缓冲剂的流体,缓冲流体压力总是比被密封工艺流体压力低。
辅助系统的配套机械密封的辅助系统中有冷却、加热、冲洗等系统需要配套,泵循环需要优化,状态监控系统等问题在研究解决。在API-682标准中规定了辅助系统的配套。气体阻塞密封系统过去阻塞密封系统中常用液体阻塞液体或液体阻塞气体 为了简化庞大的阻塞液体系统,改用阻塞气体来阻塞液体或气体阻塞密封系统中可采用螺旋槽气体密封与阻塞气体,浮动套与阻塞气体等来阻塞气体和液体。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