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金属电镀是什么?
电镀若按镀层的成分则可分为单一金属镀层、合金镀层和复合镀层三类。
若按用途分类,可分为:①防护性镀层;②防护性装饰镀层;③装饰性镀层;④修复性镀层;⑤功能性镀层
单金属电镀
单金属电镀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元素周期表上已有33种金属可从水溶液中电沉积制取。常用的有电镀锌、镍、铬、铜、锡、铁、钴、镉、铅、金、银等l0余种。在阴
镀金加工厂
单金属电镀是什么?
电镀若按镀层的成分则可分为单一金属镀层、合金镀层和复合镀层三类。
若按用途分类,可分为:①防护性镀层;②防护性装饰镀层;③装饰性镀层;④修复性镀层;⑤功能性镀层
单金属电镀
单金属电镀至今已有170多年历史,元素周期表上已有33种金属可从水溶液中电沉积制取。常用的有电镀锌、镍、铬、铜、锡、铁、钴、镉、铅、金、银等l0余种。在阴极上同时沉积出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所形成的镀层为合金镀层。合金镀层具有单一金属镀层不具备的组织结构和性能,如非晶态Ni—P合金,相图上没有的各蕊sn合金,以及具有特殊装饰外观,特别高的抗蚀性和优良的焊接性、磁性的合金镀层等。
以上是德鸿表面处理公司小编介绍的单金属电镀的相关内容
电镀前处理的须知
芜湖德鸿电镀公司为大家介绍
电镀前处理的须知
电镀就是利用电解原理在某些金属表面上镀上一薄层其它金属或合金的过程,是利用电解作用使金属或其它材料制件的表面附着一层金属膜的工艺从而起到防止金属氧化(如锈蚀)。
待镀零件应按镀覆前的技术要求进行验收,不符合要求的应予拒收。为减小由于机械加工、研磨、成型、冷矫正等工序产生的残余应力,防止电镀时开裂,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1000Mpa的黑色金属零件,镀前必须进行消除应力热处理,处理温度必须该种材料的回火温度(一般至少回火温度30oC),但不能消除应力的温度。处理时间取决于金属的种类和牌号,在工艺文件中对不同强度级别的材料应规定出相应的消除应力热处理的温度和时间。
喷砂处理与电镀之间的间隔时间必须有严格要求,对抗拉强度120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间隔时间一般不得超过1h。抗拉强度在1200Mpa以上的高强度钢零件以及薄壁零件、弹性零件严禁强浸蚀。应合理安排除油、浸蚀等分工序后的清洗,改进清洗方法(如逆流漂洗),提高清洗效果。镀前处理的清洗质量,应用检查水膜连续性的方法来检查,以水膜持续时间30s不断裂为合格。
电镀件:超70%的质量问题,竟然都与它有关!
中和法。
镀件出槽后,砂眼中的镀液较难洗去,此时可采取中和法予以解决。如碱性镀锡后,可采用 4% ~ 6%的稀硫酸进行中和,镀镍后的零件后可采用 3% ~ 5%的稀碳酸钠溶液进行中和,或采用防锈水浸渍处理。
超声法。
利用超声波振荡的机械性能,使脱脂液中产生数以万计的小气泡,这些小气泡在形成、生长、闭合时产生强大的机械力,使黏附的油脂、污垢迅速脱离,从而达到清洗效果。该方法适合于几何形状复杂(如螺纹、盲孔、凹槽、狭缝)的镀件及清洁度要求高的精密零部件。
清洗时镀件一次不可装挂过多
有些生产工为了追求速度,电镀小件时,篮子有多大,零件就装多少,殊不知这样做是很不合理的:
零件装挂过多,重量增加,零件之间接触机会增大,贴合更加紧密,单靠抖动难以使零件与零件之间各接触面得到充分变换,接触部位得不到充分清洗;再者,电镀时镀件数量过多,镀层厚度也不均匀,容易产生接触印痕。因此,一次装挂数量不宜过多。一般来说,镀件平铺篮子底部 2 ~ 3 层为宜。
除掌握以上一些清洗的细节外,针对特殊零件还应采用一些特殊的清洗方法:
甩除法。
每工序完毕后,甩动容易积聚溶液的镀件,将积聚在盲孔(盲槽)中的溶液甩出,达到清洗效果。该方法适合于体积大、盲孔(盲槽)多的镀件。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