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节阀的发展历程
调节阀的发展自20世纪初始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先后产生了十个大类的调节阀产品、自力式阀和调节阀等,调节阀和控制阀的发展历程如下:
20年代:原始的稳定压力用的调节阀问世。
30年代:以“V”型缺口的双座阀和单座阀为代表产品V型调节球阀问世。
40年代:调节阀新品种进一步产生,出现隔膜阀、角型阀、蝶阀、球阀等。
50年代:
智能户用电动球阀厂家
调节阀的发展历程
调节阀的发展自20世纪初始至今已有八十年的历史,先后产生了十个大类的调节阀产品、自力式阀和调节阀等,调节阀和控制阀的发展历程如下:
20年代:原始的稳定压力用的调节阀问世。
30年代:以“V”型缺口的双座阀和单座阀为代表产品V型调节球阀问世。
40年代:调节阀新品种进一步产生,出现隔膜阀、角型阀、蝶阀、球阀等。
50年代:球阀得到较大的推广使用,三通阀代替两台单座阀投入系统。
60年代:在国内对上述产品进行了系列化的改进设计和标准化、规范化后,国内才才有了完整系列产品。
70年代:又一种新结构的产品——偏心旋转阀问世(第九大类结构的调节阀品种)。70年代末,国内联合设计了套筒阀,使有了自己的套筒阀产品系列。
80年代:改革开放期间,成功引进了石化装置和调节阀技术,使套筒阀、偏心旋转阀得到了推广使用,尤其是套筒阀,大有取代单、双座阀之势,其使用越来越广。80年代末,调节阀又一重大进展是日本的Cv3000和精小型调节阀,它们在结构方面,将单弹簧的气动薄膜执行机构改为多弹簧式薄膜执行机构,阀的结构只是改进,不是改变。它的突出特点是使调节阀的重量和高度下降30%,流量系数提高30%。
90年代:90年代的调节阀重点是在可靠性、特殊疑难的产品攻关、改进、提高上。到了90年代末,由华林公司推出了第十种结构的产品——全功能超轻型阀。
想了解更多关于调节阀的相关资讯,请持续关注本公司。
电动三通调节阀有哪些特点
硕人时代生产、销售调节阀,以下信息由硕人时代为您提供。
电动三通调节阀,是由直行程电子式电动执行机构和采用圆筒型薄壁窗口形阀芯的三通合流(分流)阀组成。具有结构紧凑、重量轻、动作灵敏、流量特性准确,直接接受调节仪表输入的(4-20mA DC 0-10mA DC或1-5V DC)等控制信号及单相电源即可控制运转,实现对工艺管路流体介质的自动调节控制,广泛应用于准确控气体、液体、蒸汽等介质的工艺参数如压力、流量、温度、液位等参数保持在给定值。适合于把一种流体通过三通阀分成二路流出或把两种流体经三通阀合并成一种流体的工况。
电动调节阀内部供电是什么意思
电动调节阀内部各种功能模块、元件、线路板等需要分别供电。对于复杂的调节阀来说,不仅需要不同电压等级的直流供电,还不同电压等级不同相位的交流供电。所以需要对外部接入的电源进行处理后再分别供给各个部分。
电动调节阀是工业自动化过程控制中的重要执行单元仪表。随着工业领域的自动化程度越来越高,正被越来越多的应用在各种工业生产领域中。与传统的气动调节阀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电动调节阀节能(只在工作时才消耗电能),环保(无碳排放),安装快捷方便(无需复杂的气动管路和气泵工作站)。阀门按其所配执行机构使用的动力,按其功能和特性分为线性特性,等百分比特性及抛物线特性三种。
硕人时代本着多年调节阀行业经验,专注调节阀研发定制与生产,的调节阀生产设备和技术,建立了严格的产品生产体系,想要更多的了解,欢迎咨询图片上的热线电话!!!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