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要石化领域大型管壳式换热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与制造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对我国未来标准规范的制修订提供了范例,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换热管行业的技术进步。大型管壳式换热器也使我国的科研人员对换热器管束流体诱导振动的发生和预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过,我国换热器行业总体工艺仍依赖国外工艺商,换热器传热与流动的工艺设计与热交换设备制造脱节,制造商对新产品的开发投入
缠绕管壳式换热器生产厂家
重要石化领域大型管壳式换热器的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管壳式换热器的设计与制造水平上了一个台阶,对我国未来标准规范的制修订提供了范例,同时也推动了我国换热管行业的技术进步。大型管壳式换热器也使我国的科研人员对换热器管束流体诱导振动的发生和预防有了进一步的认识。不过,我国换热器行业总体工艺仍依赖国外工艺商,换热器传热与流动的工艺设计与热交换设备制造脱节,制造商对新产品的开发投入不足,材料工业的配套还成问题,缺少足够的利润刺激产品生命周期的各项服务活动。管壳式换热器中同时受管、壳程温度作用的元件的设计温度可按金属温度确定,也可取 较高侧的设计温度。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元件腐蚀裕量的考虑原则是什么? 管壳式换热器主要元件腐蚀裕量的考虑原则: a)管板、浮头法兰、球冠形封头和钩圈两面均应考虑腐蚀裕量。 b)平盖、凸形封头、管箱和圆筒的内表面应考虑腐蚀裕量。 c)管板和平盖上开槽时,可把高出隔板槽底面的金属作为腐蚀裕量,但当腐蚀裕量大于槽 深时,还应加上两者的差值。 d)压力容器法兰和管法兰的内直径面上应考虑腐蚀裕量。 e)换热管不考虑腐蚀裕量。 f)拉杆、定距管、折流板和支持板等非受压元件,一般不考虑腐蚀裕量。

管壳式换热器由壳体、传热管束、管板、折流板(挡板)和管箱等部件组成。壳体多为圆筒形,内部装有管束,管束两端固定在管板上。进行换热的冷热两种流体,一种在管内流动,称为管程流体;另一种在管外流动,称为壳程流体。为提高管外流体的传热分系数,通常在壳体内安装若干挡板。挡板可提高壳程流体速度,迫使流体按规定路程多次横向通过管束,增强流体湍流程度。换热管在管板上可按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排列。等边三角形排列较紧凑,管外流体湍动程度高,传热分系数大;正方形排列则管外清洗方便,适用于易结垢的流体。

管壳式换热器特点
播报1.节能,该换热器传热系数为6000-8000W/m2.0C。2.全不锈钢制作,使用寿命长,可达20年以上。3.改层流为湍流,提高了换热效率,降低了热阻。4.换热速度快,耐高温(400℃),耐高压(2.5Mpa)。5.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重量轻,安装方便,节约土建投资。6.设计灵活,规格,实用针对性强,节约资金。7.应用条件广泛,适用较大的压力、温度范围和多种介质热交换。8.维护费用低,易操作,清垢周期长,清洗方便。9.采用纳米热膜技术,显著增大传热系数。10.应用领域广阔,可广泛用于热电、厂矿、石油化工、城市集中供热、食品、能源电子、机械轻工等领域。11.传热管采用外表面轧制翅片的铜管,导热系数高,换热面积大。12.导流板引导壳程流体在换热器内呈折线形连续流动,导流板间距可根据流速进行调节,结构坚固,能满足大流量甚至超大流量、脉动频率高的壳程流体换热。13.当壳程流体为油液时,适用于粘度低和较清洁的油液换热。
列管式换热器是冶金、化工、能源、交通、轻工、食品等工业部门普遍采用的热交换装置。了进一步实现好的此设备应用效果,上升使用效率、效果的几点具体操作吧: 1、设备的地基要使其不发生下沉,在定孔盘头盖端应留充足的空间以便能从壳体内抽出管束,设备就位时应按吊装规范进行,待水平找正后拧紧地脚螺丝,连接冷热介质的进出管。 2、列管式换热器启动前应放尽腔内空气,以上升传热效率。其步骤: 松开热、冷介质端的放气螺塞,关闭介质排出阀 缓慢打开热、冷介质的进水阀,使热、冷介质从放气孔溢出为主止,然后拧紧放气螺塞,关闭进水阀。 3、当水温升高5-10°后,打开介质的进水阀(注意:切记很快打开进水阀,因列管式换热器水大量流过时,会使设备表面长期形成一层导热性很差的过冷层),再打开热介质的出入阀,使之处于流动状态,然后注意调整介质的流量,使热介质保持在良佳使用温度。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