鳞斗干渣机输送链采用双套筒模锻链和一组鳞斗组成,其中高套筒模锻链抗拉强度:h80×200为(2×)380~410kN,h100×300为(2×)480~530kN,根据不同性能等级抗拉强度有差别。由于套筒模锻炼采用精密锻造和加工工艺,且单链条为宽幅双链板结构,保证双链条传动的同步性,无偏差;年拉伸率(主要是磨损)约0.1~0.5%。B型齿辊为间隔齿板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大焦渣的咬入,辊齿板磨蚀
干渣机改造
鳞斗干渣机输送链采用双套筒模锻链和一组鳞斗组成,其中高套筒模锻链抗拉强度:h80×200为(2×)380~410kN,h100×300为(2×)480~530kN,根据不同性能等级抗拉强度有差别。由于套筒模锻炼采用精密锻造和加工工艺,且单链条为宽幅双链板结构,保证双链条传动的同步性,无偏差;年拉伸率(主要是磨损)约0.1~0.5%。B型齿辊为间隔齿板结构,这种结构有利于大焦渣的咬入,辊齿板磨蚀失效后可方便地更换新齿板,是应用广泛的齿辊类型。折叠优缺点分析套筒模锻为精密链传动,不打滑,出力大,磨损小,同步性高,寿命高,不足是制造工艺复杂且要求较高;鳞斗制造工艺也比较复杂,但作为输送换热载体,冷却效果好,更适合大倾角和细灰输送。鳞斗干渣机输送承载也采用简支轴支撑,比悬臂轴抵抗冲击能力强;干渣机抬头改向为压轮与链条作用,受力合理,可实现更大角度输送。自清扫输送结构,简化了系统,减少了故障点,降低了费用,且设有同步清扫器,尾部无积灰;不足之处是底板有细灰残留,目前仍需要改进。
1.干式排渣机的机构原理
从根本上来讲,干式除渣机实为一种以耐热不锈钢链板输送机为基础的系统应用。而针对此输送带而言,其主要由不锈钢且耐高温的钢板所构成,因此,在输送时,防尘作用突出。针对干式除渣机来分析,其高韧性为其主要特性所在,尽管其各个部分间的温差比较大,但其仍然不会出现变形情况。碎渣能力强,结构较复杂,一般在强结焦时采用,是应用较少的齿辊类型。此外,还需要指出的是,带动干渣机不锈钢输送带的装置是头部滚筒,其主要借助摩擦传动来实现能量的驱动;而对于尾部滚筒支撑来分析,当其处于相配套的自动张紧装置中,其能够使不锈钢输送始终保持稳定且持续性的张力,与此同时,还能将不锈钢输送带在具体的温度变化上所形成的膨胀给吸收掉。还需强调的是,对于不锈钢输送带来分析,其不仅能运行于输送托辊上,而且还能运行于回程托辊上,并能够将自炉膛脱落的炉底渣进行收集与外输。而在布置干渣机系统时,主要秉持的是一般流程为:机械密封、渣井、液压关断门、干渣机、单辊碎渣机、渣仓、卸料系统。
3.11 输送链安装
3.11.1在尾部放一台 5 t的卷扬机,准备一条长约 100 m,直径为15的钢丝绳;将钢丝绳绕过头部的驱动辊筒,与尾部的卷扬机连接,钢丝绳的另一端待与输送链连接。
3.11.2输送链约为 4 m一段,每段的两端各有三节钢条不安装在钢丝网上。从尾部开始安装,先将输送链平铺在托辊上,连接钢丝绳,用卷扬机牵引移动约 4 m后停止,连接下一段输送链。
3.11.2两段输送链之间的钢丝网用串条连接,串条端部与钢丝网端部用不锈钢焊丝采用弧焊焊接。
3.11.3在两段输送链的连接部位装上钢条,用螺钉固定,并将螺钉与钢条点焊。
3.11.4当输送链铺到驱动辊筒时,绕过驱动辊筒返回,将输送链放到托轮上,再启动卷扬机。
3.11.5后各段输送链都连接为一封闭的环形钢带,检查各段连接处的焊接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补焊 。
3.12 清扫链安装
3.12.1清扫链由链条和刮板组成,链条每隔 1024 mm安装一块刮板;刮板与开口链环联接用螺栓紧固。
3.12.2清扫链的安装同样用卷扬机来牵引,当清扫链绕回驱动链轮后,回程链条应安置在托轮槽内,不允许落在槽外。
1. 设备的调试
清扫链空负荷试运链条运行检验表检 查 项 目检 查 结 果驱动链轮与链条啮合是否正确(脱链迅速、无卡涩、
无异常“铿铿”声响、开口环螺栓部位与轮槽间无接触) 链条运行轨迹是否有扭曲现象 链条是否在托链轮轮槽中运行 链条在过渡段的啮合与运行正常(在压轮轮槽中运行、无异常声音) 刮板在“相互平行且与运动方向垂直状态”运行,无窜动、无爬行 刮板与底板摩擦正常,无异常声音 链条运行情况:在头部、尾部、过渡段、两侧检查窗处检查记录 操 作 员: 检 验 员: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表2.2-5 清扫链空负荷试运张紧油缸检验表检测时间左侧位移右侧位移张紧压力备注 1、张紧后、启动前在两侧移动滑板与箱体上,标记刻度线,作为初始点;5检查干渣机各部位的温度,在头部检测灰渣的温度,应200℃。
2、运行后每隔1小时记录一次移动滑板上刻度线相对箱体刻度线间的位移。操 作 员: 检 验 员: 检验日期: 年 月 日
(3) 空运转48小时
a) 空运转48小时运行记录仍采用表2.2-2、表2.2-3、表2.2-4、表2.2-5记录间隔为1小时;
b) 空运转48小时结束后,进行必要的部件检查,检查结果记录到表2.2-5。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