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因里希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解释了这一现象。光伏(PV)系统正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直接将光转换为电能。半导体的成分和光伏设备接收的有效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波长都会影响光伏设备的发电量(赫兹,1887;爱因斯坦,1905)。1954年,贝尔实验室的3位研究人员研制出实用的“太阳能电池”。
而安装在屋顶上的难度则由屋顶是否陡峭而定,在比较陡
回收拆卸光伏板渠道
海因里希赫兹于1887年发现光电效应,阿尔伯特爱因斯坦在1905年解释了这一现象。光伏(PV)系统正是利用半导体材料的光电效应,直接将光转换为电能。半导体的成分和光伏设备接收的有效太阳辐射的强度和波长都会影响光伏设备的发电量(赫兹,1887;爱因斯坦,1905)。1954年,贝尔实验室的3位研究人员研制出实用的“太阳能电池”。
而安装在屋顶上的难度则由屋顶是否陡峭而定,在比较陡的屋顶上工作不仅耗时费力,而且非常危险。在安装过程中,尤其要避免对电池板电气性能造成损伤,为此太阳能电池板的表面应该覆盖,减小损伤的概率。还可以在光伏电站周围修建围墙,使动物无法靠近设备.以此保证系统安全。同时,安装的太阳能电池板应该面向中午的太阳,而不要对着指南针的方向,这一点在相关资料中都有说明。

地实施安装、操作,精心维护, 对于独立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正常运行十分重要。 [2] 目前光伏系统中常用的蓄电池种类很多,其中应用广泛的主要有普通铅酸蓄电池、碱性镍铬蓄电池和铅酸免维护蓄电池三种。普通铅酸蓄电池因对环境污染较大且要求有一定的维护,主要用在一些有维护能力的低档场合使用。碱性镍铬蓄电池的待点是有较好的低温、过充及过放性能,但缺点是价格较髙,一般用于较为特殊的场合。

目前,巴基斯坦、埃及等国,内蒙古、山西、青海、宁夏等地都有这样的“光伏+土地生态修复”的项目。以青海共和盆地的生态修复项目为例,这个850兆瓦的项目占地54平方千米,建设光伏电站后,光伏板下和板间土地植被覆盖率显著提升,植被覆盖度增加15%;光伏水泵灌溉地区的植被覆盖率也显著提升。光伏板下10厘米、20厘米、40厘米处,土壤含水量分别增加78%、43%、40%。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