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泡石(sepiolite)是由德国学者维诺纳于1789年发觉并称的,是达语“海泡沫塑料”的含意。因为它特轻,能浮在河面,与墨斗鱼多孔结构人体骨骼类似而而出名。海泡石在大自然遍布不广,非常少产生独立的很多沉积。它与构造类似.化学成分同样的凹凸棒石一起通称为镁质黏土。海泡石有机化学组成海泡石化学方程式为Mg8(OH2)4[Si6O152(OH)4·8H2O,在其中SiO2
纤维海泡石
海泡石(sepiolite)是由德国学者维诺纳于1789年发觉并称的,是达语“海泡沫塑料”的含意。因为它特轻,能浮在河面,与墨斗鱼多孔结构人体骨骼类似而而出名。海泡石在大自然遍布不广,非常少产生独立的很多沉积。它与构造类似.化学成分同样的凹凸棒石一起通称为镁质黏土。海泡石有机化学组成海泡石化学方程式为Mg8(OH2)4[Si6O152(OH)4·8H2O,在其中SiO2一般在54%~60%,MgO含量在20%下列。它的化学成分从理论上讲是SiO2和MgO及H2O,但一般都带有残渣,如湖南省.江西的海泡石化学成分中有AlO3.Fe2O3.Na2O等。
1987年建筑材料工业陕西地质勘探总队在我国秦岭地区发现少见的热液型纤维状海泡石成矿带,对该成矿带的赵俊、桐柏、南召、内乡、西峡、商南、商县等七个纤维状海泡石矿床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基本查清了纤维状海泡石的一般矿物学特征。经过多年的地质勘探工作,研究人员己探明我国海泡石储量在1200万吨左右,占世界储量的1/4。矿床分热液型和粘土型海泡石两种类型。粘土型海泡石矿床主要分布在湖南浏阳、湘潭、宁乡、望城、湘乡、石门、江西乐平、河北唐山地区。其中浏阳永和、湘潭石潭、宁乡道林为大型矿床。热液型纤维状海泡石主要分布在河南西峡、内乡、卢民、河北张家口、安徽全椒、湖北广济、贵州等地区。

在结晶学上,海泡石属斜方晶系或单斜晶系,空间群为pnan, a~0.528 nm ,b≈2.695 nm, c=1.337 nm, β=90°。 通道横截面积为0.37x1.06 nm2,因而可容纳较多的沸石水。海泡石本身含有大量的水,水分子以沸石水(包括吸附水)、配位水和羟基水三种形态存在9)。其中羟基水以OH形式存在,沸石水进入通道,配位水受Mg2+离子束缚较强。这三种形式的水对海泡石性质的影响有很大区别。海泡石受热过程中这三种形式的水会逐渐失去而使海泡石的结构发生变化。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