蚀刻是将材料使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撞击作用而移除的技术。蚀刻技术可以分为湿蚀刻和干蚀刻两类。它可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
早可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凹凸版,也广泛地被使用于减轻重量仪器镶板,铭牌及传统加工法难以加工之薄形工件等的加工;经过不断改良和工艺设备发展,亦可以用于航空、机械、化学
金属蚀刻加工
蚀刻是将材料使用化学反应或物理撞击作用而移除的技术。蚀刻技术可以分为湿蚀刻和干蚀刻两类。它可通过曝光制版、显影后,将要蚀刻区域的保护膜去除,在蚀刻时接触化学溶液,达到溶解腐蚀的作用,形成凹凸或者镂空成型的效果。
早可用来制造铜版、锌版等印刷凹凸版,也广泛地被使用于减轻重量仪器镶板,铭牌及传统加工法难以加工之薄形工件等的加工;经过不断改良和工艺设备发展,亦可以用于航空、机械、化学工业中电子薄片零件精密蚀刻产品的加工,特别在半导体制程上,蚀刻更是不可或缺的技术。
根据腐蚀形态分类
按腐蚀形态分类,可分为腐蚀、局部腐蚀和应力腐蚀三大类。
1 腐蚀(General Corrosion)
腐蚀也称均匀腐蚀,是在管道较上产生的程度基本相同的腐蚀。均匀腐蚀是危险性的一种腐蚀。
① 工程中往往是给出足够的腐蚀余量就能保证材料的机械强度和使用寿命。
② 均匀腐蚀常用单位时间内腐蚀介质对金属材料的腐蚀深度或金属构件的壁厚减薄量(称为腐蚀速率)来评定。SH3059标准中规定:腐蚀速率不超过0.05mm/a的材料为充分耐腐蚀材料;腐蚀速率为0.05~0.1mm/a的材料为耐腐蚀材料;腐蚀速率为0.1~0.5mm/a的材料为尚耐腐蚀材料;腐蚀速率超过0.5mm/a的材料为不耐腐蚀材料。
镜面板蚀刻,如图所示(需要在此插入灭火器标牌图片),该标牌内容字体很小,只有2毫米左右,目前普遍的做法就是使用普通感光抗蚀刻油墨经过曝光显影蚀刻后,先使用火碱溶液退掉油墨层,再进行手工填漆,待油漆干燥后使用溶剂类物质将多余的油漆擦掉。这样首先效率很低,其次在擦漆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划伤镜面。也有很多人尝试过在脱墨之前就把油漆搞上去,可是在脱墨环节油漆和油墨会一起被脱掉,所以镜面板上漆一直困扰我们很多年。在不使用电泳工艺的前提下有没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实现镜面板的上漆呢?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