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型是拟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在其他产业中经常使用。软件开发中的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了终系统的重要特性。
原型模型又称原型模型,它是增量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开发真实系统之前,构造一个原型,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逐渐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例如,客户需要一个ATM机软件,可以先设计一个仅包含、密码检测、数据输入和账单打印的原型软件提供给客户,此时还不包
精密加工价格
原型是拟某种产品的原始模型,在其他产业中经常使用。软件开发中的原型是软件的一个早期可运行的版本,它反映了终系统的重要特性。
原型模型又称原型模型,它是增量模型的另一种形式;它是在开发真实系统之前,构造一个原型,在该原型的基础上,逐渐完成整个系统的开发工作。例如,客户需要一个ATM机软件,可以先设计一个仅包含、密码检测、数据输入和账单打印的原型软件提供给客户,此时还不包括网络处理与数据库存取以及数据应急、故障处理等服务。原型模型的步是建造一个原型,实现客户或未来的用户与系统的交互,用户或客户对原型进行评价,进一步细化待开发软件的需求。通过逐步调整原型使其满足客户的要求,开发人员可以确定客户的真正需求是什么;第二步则在步的基础上开发客户满意的软件产品。

原型技术概念即RP(Rapid Prototyping Technology)概念的提出可追溯到1979年,日本东京大学生产技术研究所的中川威雄发明了叠层模型造型法,1980年小玉秀男又提出了光造型法,该设想提出后,由丸谷洋二于1984年继续研究,并于1987年进行产品试制。
1988年,美国3D Systems公司推出原型实用装置—激光立体造型即SLA(Stereo Lithography Apparatus),并以年销售增长率为30%~40%的增幅在世界市场出售。随着扫描振镜性能的提高,以及材料科学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原型技术已日趋成熟,并于1994年正式进入推广普及阶段。

3D打印手板模型从机器下机后,模型是有支撑的,而且表面也是不光滑有纹路的,所以3D打印出来的模型需要进行打磨工艺处理,那么3D打印手板模型的打磨工艺注意点有那些呢?
手板模型打磨具体有以下几种方法:
1、机械打磨:如果是大件的手板需要打磨,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可采用机械打磨方法,如电动打磨机。
2、干打磨:采用砂纸进行打磨,适用于硬而脆的手板的打磨,其缺点是操作过程中将产生很多粉尘,影响环境卫生。
3、湿打磨:用砂纸蘸水或肥皂水打磨,水磨能减少磨痕,提高涂层的平滑度,并且省砂纸、省力。但水磨后应注意喷涂下层油漆时,一是要等水磨层完全干透后才能上油漆,否则漆层易泛白。
手板的打磨有以下技巧
在打磨中一般会在样件上喷涂一层底漆进行打磨,以便看清楚是否打磨到位,注意在打磨过程中平面部位砂纸需用一小块平板压平来磨(硬板磨)。对于圆弧部分用硅胶压砂纸来磨(软板磨),直到把样件打磨光滑为止。
在3D打印手板模型中,一般还是用水沾湿打磨比较常用,摆一个大水槽,几十个人可以一起围坐着打磨,手板模型经过打磨之后,焕然一新,然后有的直接可以交货。

“你们3D打印件的精度是多少?”这是3D打印从业者经常会被问及的一个问题。那么3D打印的精度是多少呢?该问题的取决于许多因素,3D打印技术的类型,3D打印机的状态和打印参数的设置,选用的材料,模型设计等等
一、什么是精度
简而言之,是实际制作出来的零件与原始设计尺寸、形式相匹配的接近程度,一种衡量标准。由于 3D 打印机依赖于多个移动部件,因此该过程永远不会生产出准确的部件(任何制造过程都不会)。精度一般用百分比或毫米为单位表示,例如±1%或±0.5 毫米。
二、不同3D打印技术的精度
不同的3D打印技术,精度会有所不同。
FDM
熔融沉积是目前普及率高的3D打印技术(因为),目前大量的桌面级都使用这种技术。
桌面FDM 3D打印机的精度约为±0.5毫米。工业FDM打印机的精度约为±0.2 毫米。
SLA、DLP
SLA和DLP等光聚合打印技术使用激光或投影仪等光源固化光敏树脂。精度约为±0.1毫米。树脂3D打印机的精度约为±0.01毫米。
SLS
选择性激光烧结,它使用激光来烧结粉末颗粒,通常使用尼龙粉末。精度约为±0.3毫米。
SLM
SLM等金属粉末融合工艺使用激光熔化或烧结金属粉末颗粒,精度约为± 0.1 毫米。
材料喷射
虽然不像同类技术那么普遍,但材料喷射非常,因为它不需要加热,加热会导致变形,如翘曲。精度约为±0.05 毫米。
(作者: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