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消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手学校应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及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咳嗽、打喷嚏、触摸公共物品后等进行洗手。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必要时可用含酒精等免洗手消毒剂揉搓作用至手干为止。
2. 空气以自然通风为主,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也可采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
商场环境消毒一平米多钱
学校消毒要做到以下几点
1. 手学校应配备充足的洗手设施及洗手液,督促学生在入校后、离校前、饭前便后、集体活动前后、咳嗽、打喷嚏、触摸公共物品后等进行洗手。用流动水和洗手液按照七步洗手法洗手,洗手时间不少于20秒。必要时可用含酒精等免洗手消毒剂揉搓作用至手干为止。
2. 空气以自然通风为主,每日通风2~3次,每次不少于30min。也可采用排风扇等机械通风措施。有条件的可采用循环风式空气消毒机,无人条件下可用紫外线灯进行空气消毒,照射时间不少于1h。
3. 地面、墙壁、门窗教室、楼道、活动室、卫生间、寄宿制学校的宿舍等应保持卫生整洁。必要时可使用有效氯浓度500mg/L的消毒液进行喷雾或擦拭,作用30分钟后用清水擦拭或洗净。
4. 物体表面对高频接触部位,例如门把手、水、开关、课桌椅、校园健身器材及寄宿制学校宿舍内床头、床边等重点部位应重点消毒,使用有效氯浓度500mg/L含氯消毒剂进行擦拭消毒,作用30分钟后再擦拭干净。对不耐腐蚀的表面和物品(金属等),可以用75%酒精擦拭消毒。
5. 食堂及餐(饮)具应避免人员聚集,建议实行分餐制。食堂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学校食堂工作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每次饭后,餐(饮)具应清除食物残渣后煮沸消毒15min以上,或按说明书使用餐具消毒柜消毒。
6. 校车的消毒无空调的校车应开窗通风,有空调的校车到终点后应开窗通风;校车内座椅、扶手、吊环等表面可参考本体表面的消毒;车内空调滤网每周清洁消毒一次,滤网可浸泡于有效氯浓度500mg/L的含氯消毒剂30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后使用。
疫源地终末消毒操作注意事项
A.2.1 对鼠疫、流行性、流行性斑疹等,除按上述要求消毒外,还应作好杀灭媒介昆虫和灭鼠工作;参加防治鼠疫工作的消毒人员应穿着防鼠疫服,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和消毒制度,以防受到。必要时可口服预防。全套防鼠疫服包括:防护、服护目镜、防护口罩、乳胶手套和长简胶靴。其穿脱方法为先穿联身服和长简胶靴,戴好普通工作帽再包头巾,使盖住头发、两耳和颈部然后戴上口罩,在鼻翼两侧寒上棉花球;戴防护眼镜,再穿上罩衫,戴乳胶手套。
A.2.2 根据病原体的种类不同、消毒处理的对象不同消毒现场的特点不同,选用恰当的消毒剂和合适的消毒方法;消物必须在现场配制。
A.2.3 消毒人员在消毒时不准吸烟饮水、吃食物、随意走出疫区(点)并阻止无关人员进入工作场所。
A.2.4 消毒人员应谨慎细心,不得损坏家物品,凡需消毒的物品切勿遗漏;应将已消毒和未消毒物品严格分开堆放,以防反复污染。
A.2.5 用气体熏蒸消毒时应使房间密闭达到基本不漏气,要充分暴露需消毒的物品,物品要分散开。相互间要有空隙,以利扩散、接触;要控制消毒要求的温度、湿度及时间;食物及不耐腐蚀或怕沾染气味的物品要取出或盖严;用火加热时,应严防火灾。
疫情后,幼儿园如何作好日常卫生消毒
新冠疫情的发生,让人们更加重视自身卫生。幼儿园,作为幼儿密集场所,目前虽未开学,但也要经常做好卫生防护工作,为开园迎接孩子的到来做好准备。
如何做好幼儿园后勤工作之班级日常卫生消毒工作,以预防幼儿性疾病的流行?
1、净化室内环境、保持空气清新。班级老师应每天定时开窗户适度通风,保持空气流通,让阳光射入室内;早晨来园后,先用有效浓度消毒液擦玩具柜及室内家具、门把锁等处,然后用清水擦试一遍。
2、抓好入园幼儿的晨检工作。晨检中,保健老师要注意观察孩子的精神状况;提醒孩子自主完成手部消毒、体温检测等。对发热、精神状况不佳的幼儿进行密切地观察,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若发现有3名以上的幼儿出现相同症状时,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并根据病情及时上报。
3、班级老师每天要对缺席幼儿及早查明原因。如因患请假,则要上报园级,保健老师对园内幼儿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提示:如孩子在家庭里接触人,家长要及时通知幼儿园。
4、消毒工作是疾病预防工作的关键。流行病期间,幼儿园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消毒措施,对孩子的生活、活动空间采用开窗通风、紫外线灯消毒、/消毒液消毒;用消毒水拖地,幼儿餐具、桌椅、毛巾、水杯等生活用具严格按要求进行定期消毒;定期清洗消毒幼儿被褥;严把食物的采购、配送、储存、加工、烹调制作关,不购买三无食品与过期食品,做到生熟分开、每餐留样;对突发的腹泻、呕吐,及进就医,一次性腹泻呕吐应急处理包进行清理、消毒。
5、利用教学、宣传橱窗等多种形式进行健康教育,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督促幼儿勤洗手、喝开水、吃熟食、常剪指甲、勤换衣服;要求班级开展卫生方面的主题活动,让孩子树立起自我保护意识,掌握简单的卫生生活常识。
(作者: 来源:)